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货币?

《南洋网》 2015-11-22 11: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要求。这意味着人民币将作为除英镑、欧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人民币也将成为国际货币。

这是IMF迄今为止发出的最明确声音。意味着人民币加入SDR几成定局。

5年前,人民币首次冲击加入SDR,IMF给“否”了———理由是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这一硬性指标,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不改老秩序另起炉灶

今年8月份,中国央行出台人民币中间价汇率机制改革,IMF以专业视野看出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并表示支持。此外,人民币在岸市场中间价和市场价趋于一致,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在近几个月也逐渐靠拢。

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不仅攸关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成败,也是提升中国社会治理和经济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SDR的篮子需要人民币。作为战后全球金融治理一体化的象征,SDR的篮子里曾经有多种货币进出。大浪淘沙,目前SDR里有美元、欧元、英镑、美元四大国际货币,代表着全球金融治理的最高水平。虽然SDR并非实质性的可提取的货币,但却是秩序的象征。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外汇储备也为世界第一,IMF需要人民币。即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将有利于提高特别提款权的代表性和吸引力,也将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当然,人民币国际化也符合中国需求,因而双方是一拍即合。

更要者,IMF懂得改革才能永续发展的常识。

2010年,IMF已经形成了提高中国等新兴市场话语权的改革方案。只是,这份改革方案被美国国会阻滞了。亚投行说明,如果老的秩序不给予中国符合其国力的确认,新秩序就会另起炉灶了。

提高中国金融话语权

IMF很明智,很好地把握了与时俱进的改革节奏。

8月份,IMF对人民币加入SDR的核心要素“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还有怀疑,3月后就宣称,之前所有悬而未决的操作性问题(可自由兑换),中国政府均已解决。

IMF的高效率,是中国和IMF相互协作和配合的结果。当然,也是美国这个重要成员谨慎支持人民币加入SDR的结果。可以说,在IMF本月30日的会议讨论和投票,人民币加入SDR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到来年10月,人民币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货币之一。

人民币已经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若加入SDR成功,人民币在SDR篮子中仅的权重约为14%–16%,排在美元(41.9%)、欧元(37.4%)之后超过英镑(11.3%)和日元(9.4%)。

这意味着IMF和人民币的双赢。对IMF来说,这个传统的全球金融机构因为开放性依然维持着全球领导力;对中国言,人民币成为全球性货币,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秩的金融话语权。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本文观点不代表署名机构立场)

•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