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讓人民平白犧牲

《星洲日报》2015-11-20 09:18

半年前在沙巴山打根被菲律賓南部阿布沙耶夫武裝分子擄綁的兩名人質,其中一人鄧玉芬在數日前安全獲釋;正當國人企盼另一人質鄧德宏亦安全歸來時,卻接到他已慘遭綁匪斬首的惡耗,令人深感震驚和悲痛。

兩人同時被擄綁,為何會遭遇一生一死的不同命運?各方對鄧之死有不同揣測,有人指是因為菲律賓軍方向霍洛島的阿布沙耶夫據點展開空襲行動,武裝分子可能在遭到攻擊下為了方便逃脫而將健康欠佳的鄧殺死,也有人認為談判過程拖延太久,惹怒綁匪,才讓人質枉死。

從阿布沙耶夫過去擄綁人質的事件來看,這個極端組織的匪徒幹案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索取巨額贖金。

半年前持重型鎗械從餐館擄走鄧玉芬和鄧德宏的動機,相信也是為了求財。既然兩名人質是可換取巨額贖金的“釣餌”,原則上他們應受到善待,為何鄧會遭殺害?

而根據沙巴首長慕沙阿曼所言,東馬富人曾籌措300萬令吉贖救兩名人質,綁匪卻疑因分贓不均,只放走鄧玉芬,最終對鄧德宏下毒手。由此看來,綁匪確有拿到巨額贖金。

但是,為何副首相阿末扎希在鄧玉芬獲釋後,堅稱那是大馬執法單位與綁匪談判,以及與菲律賓執法單位緊密合作的成果,沒有付給武裝分子任何贖金?如果確是馬菲執法單位合作的結果,為何只能讓一人獲釋?

政府須釐清各種疑點,以便給死者家屬一個交代。

鄧德宏枉死已是慘酷的事實,這件事顯露了我國政府在人質事件一直處於被動的惡劣境地。阿布沙耶夫橫行霸道,擄綁人質惡行舉世聞名,但菲律賓軍方卻始終無法將他們繩之以法。由此看來,大馬政府要通過菲政府的正式管道營救人質的可能性極低微,只能依靠所謂的中間人傳話談判,討價還價而後支付贖金。

問題是,匪徒獅子開大口,動輒索求數百甚至數千萬令吉,對絕大部份家庭來說都是天文數字,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讓人質家屬單方面面對和解決,政府應該責無旁貸提供協助。

然而,支付贖金儘管可換取人質的性命安全,卻讓匪徒從勒贖嘗到甜頭,不但助長他們的氣焰,更增強他們的實力,最終形成擄綁事件惡性循環,沙州若不加強邊防,這種擄綁勒贖的事件還會重演。

政府不能再讓無辜的人民被阿布沙耶夫武裝分子擄綁和殺害,加強沙巴東海岸沿海一帶的安全措施,是政府的首要責任,而沙巴東部安全指揮區(Esscom)既被賦予防禦重任,必須隨時維持高度戒備狀態,始能保障人民的安全。

【相關新聞請點大事件:沙巴擄人案再現】

(星洲日報/星‧觀點)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8284?tid=16#ixzz3s16TlY3s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