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15
作者来源:2015年11月03日 新华网 http://sg.xinhuanet.com
今年,中新两国迎来建交25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即将对新加坡展开国事访问。在中新两国关系发展中,经贸合作近年来不断取得长足进展,合作内容也与各自的国家发展战略结合日趋紧密,并且因其前瞻性和引领作用,成为区域合作典范。可以说,中新经贸合作目前已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为714.3平方公里,但中新双边经贸合作规模却远超新加坡自身市场体量。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新双边贸易额为797亿美元,在中国各类对外经贸合作伙伴中均名列前茅。此外,自2013年以来,新加坡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资来源国。谈到中国和新加坡在经贸领域合作取得的进展,中国驻新加坡使馆经济商务处公参郑超表示,中新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新经贸合作也是双边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郑超说:“最近几年,尤其是中新自贸协定实施以来,中新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体现在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日益广泛,合作内容与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也日趋紧密,这也得益于各种合作机制的日益健全。”
中新建交25年来,两国一直致力于开拓合作新模式,合作项目普遍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新双方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项目均起到了示范效应,其亲商理念、一站式服务、城市规划与管理经验受到广泛借鉴。对此,郑超介绍说:“从苏州工业园到天津生态城再到广州知识城,(中新合作)对同期的经贸合作都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无论从理念到管理,特别是新加坡在规划、设计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等都有突出体现。因此,在同期的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当中,中新合作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对于我们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各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中新两国之间的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机制也日趋紧密。目前中新两国建立了3个副总理级经贸合作机制,分别是双边联委会机制、苏州工业园机制以及天津生态城机制。除此之外,新加坡还与我国7个地方省市政府建立了省部经贸合作机制。此外,在商贸领域还有自贸区商谈机制、劳务合作工作组机制、服务贸易工作组机制等,这些机制为双方合作发展提供了保障。
如今,两国正在积极推动落实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第三个项目的选址也与中国的发展战略对接,主要在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个城市之间展开。这个以现代服务业、现代互联互通为题材的新项目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两国扩大在金融服务、航空、运输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在西部地区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区域互联互通和服务业枢纽。对此,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张松声认为,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中国西部,也将在双边层面上为两国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添内容,“新中两国第三个国家级合作项目落户中国西部,在我看来它将成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节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也希望可以通过这第三个项目,带动新加坡企业更多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
事实上,在中新经贸投资持续强劲发展的背景下,新加坡已经当仁不让地站在了“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潮头。今年1至8月,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新加坡对华投资占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82%,而中国对新加坡投资也占到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总额的35%,今年前9个月新加坡成为我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国。对此,郑超认为,新加坡高效透明的经商环境、便利的金融服务和世界连通性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平台,“小身量”的新加坡已经成为我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沿线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在新加坡注册,或者成立区域公司、总部、区域投资中心等,通过新加坡的良好环境来拓展周边包括投资在内的各项业务,这些业务的目的地国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上。也就是说,新加坡一方面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很密切,同时也发挥着平台的作用,虽然其国家体量不大,看似是一个小角色,但可以成为大的支点、大的平台,为‘一带一路’作出贡献。”
对于中新经贸未来的合作方向,郑超认为双向投资将是中新合作下一步的一个亮点,“下一步双方将以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新加坡对华投资,包括对华投资的领域、方式以及未来能够对西部地区的发展作出什么贡献以及吸引外资的能力有没有一种示范效应,这方面我想都有很大的潜力。”
而刚刚卸任新加坡贸工部政务部长,改任人力部政务部长的张思乐也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加坡也处在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因此两国企业的合作模式已经从单一的新加坡企业到中国投资发展成为近年来的相互投资。谈到未来,他更希望两国企业携手开拓第三国市场,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大的投资目的地国家,因此我们希望带动不同领域企业到中国去投资。投资的领域有很多方面,包括智慧科技、资讯、物流、航空、港务等方面的设备设施,以及软件方面的发展,还有带动新型企业同时在两个市场成长,或者两国企业一起合作到第三方国开发市场,这些都是可以发展的。”
此外,随着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往来大幅增加,目前中国与新加坡正在探讨适时将两国在2008年签署的中新自贸协定升级。郑超表示,“新加坡现在是中国第四大服务贸易伙伴,在自贸区升级的推动下,未来双方在服务贸易方面也是很有潜力的,是潜在的增长点。”
对于习近平主席即将对新加坡展开的国事访问,新加坡国会议长哈莉玛表示:“我认为新中关系发展良好,当然我们希望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到来,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合作能进一步加强。我认为未来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因为中国是快速发展的大国,中新合作也将推动中国与本地区国家的合作。这为两国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赵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