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权争由外转内

南洋社论     2015年10月26日

从一个大马发展有限公司丑闻到26亿令吉政治献金风波,纵然面对逼宫压力,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却看来从容以对,“相位”仍然保持固若金汤之态势,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首相掌握着委任内阁成员的绝对权力。

随着7月28日革除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的一大动作,原本传出身为巫统主席的纳吉将“一不做二不休”,设法撤除慕尤丁的巫统署理主席职位,但随后9月10日召开的巫统最高理事会会议却出人意表的风平浪静。

尽管如此,巫统内部暗流汹涌却是不争的事实。10月12日,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慕尤丁、被革除部长职的巫统副主席拿督斯里沙菲益及话望生区国会议员东姑拉沙里等人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炮轰纳吉的一幕,更将巫统的权争摆上台面。

周六(24日),巫统森美兰州直落甘望区部属下的14个支部在记者会上发表联合声明,要求纳吉卸下巫统主席职位,“以确保巫统在来届大选有更大胜算”。

巫统共有350万名党员及2万2000个支部,与这个庞大的数目字相比较,森州这14个支部是微不足道的,但必须受到关注的是,这些支部所提的,是纳吉的巫统主席职位,而不是直接针对首相一职发难。

12月8日至12日,是巫统召开代表大会的日子,这个日期距今不到两个月,森州14个支部要党主席纳吉辞职下台的动作,显然是冲着这个代表大会而来,而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

一切当然言之过早,但所谓“一叶知秋”,14支部的类似动作,应该会陆续有来。

向首相逼宫和迫使党主席退位,基本上是两回事,巫统主席职只攸关巫统党员,“外人”不得参与,可是,这不等于情况会变得相对缓和。

巫统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生党争,时任主席马哈迪虽在党选中险胜东姑拉沙里,但巫统却一度沦为非法组织,若非当时马哈迪强势镇压,巫统或许早已瓦解。

经历这场“世纪大战”之后,巫统内部可说再无惊涛骇浪,可时隔30多年后,倘若再次陷入壁垒分明的权争,巫统能否承受严重后果,无疑充满着无数问号。

巫统是国阵的最大支柱,这个一直领衔政府的政党一旦出现兵荒马乱的局面,其他国阵成员党也难免受到拖累,甚至整个国阵将因此面对垮台危机。

巫统14支部向党主席逼宫一事不容小觑,同样让人关注的是,在这些支部背后支撑着的,究竟是哪些巨人的影子?而在森州之后,还有什么州属会跟着“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