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13:23:25 发帖人:桃源仙人 来源: 西陆网
摘要:马来西亚的反华行为更多的是其国内政治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菲律宾的反华行为的背后则更多的印有美国遏制中国的烙印…
马来西亚反华游行
马来西亚反华游行
9月16日是“马来西亚日”,当天,马来西亚当地亲政府的团体组织以维护“马来人尊严”为宗旨组织集会,喊出“马来人万岁”等口号。数以万计的马来 西亚执政党支持者组成“红衫军”,支持深陷“私吞7亿美元”丑闻的马总理纳吉布政府。游行队伍将经过多个以华人为主的商业区和旅游区,部分区域已经被警方 提前封锁,禁止队伍进入。对于当日的游行,马来西亚副总理艾哈迈·德扎希要求撤掉所有带有敏感词的标语。总理纳吉布既未支持也未反对。
这三万名马来人身穿红衣在市中心声援受侵吞公款丑闻困扰的总理纳吉布,并谴责华裔政党上月底发动反纳吉布的大型示威。政府支持者统一红色着装,红色 为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代表色,从而区别于反政府的黄潮。巫统官员称,他们要“维护马来族尊严”,并且声称此前的反政府游行者大多为华人。
最近,一份带有恐吓华人内容的海报在马来西亚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吉隆坡市区也出现了同样的海报。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是“9·16马来人尊严大集会” 的宣传海报,该集会旨在反“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净选盟)、支持政府,由身份还不明的非政府组织主办。“发生这些事情,并不意味着在马来西亚出现了反华 情绪。”
马来西亚反华游行
马来西亚学者胡逸山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是部分有心人将政治斗争与种族话题捆绑在一起进行炒作,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胡逸山说,马来西 亚社会其实没有出现种族对抗的现象,发生上述事件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他说,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国家,有其独有的政治运作模式——喜欢牵涉种族问题。尤其是 当主要族群马来族内部出现斗争时,有些人往往将矛头对准少数族群,将政治问题上纲上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拿这次的事情来说,支持政府者扯出华裔,是想传 递出这样的信息:你要是反政府,就是反马来人,就是和华人走在一起。
一名马来西亚资深媒体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当马来族执政阶层出现问题时,炒作种族话题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加快凝聚力”的办法。他说,其实当地族 群关系比较融洽,大部分民众也不会轻易受这些种族言论的影响。胡逸山说,现在马来西亚的中国新移民很少,当地大部分华人华裔都是第三代以后,早已将自己视 为马来西亚人。作为华裔,他对这种“种族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习以为常——有政治斗争,就有所谓的“种族对抗”。
可以这么说,马来西亚发生的反华游行实际是其国内政治斗争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实际上并不代表其国内出现了普遍的反华行为和情绪思维。
而反观菲律宾的反华行为,严格来说应该是排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马来西亚的反华游行有着明显区别。
菲律宾人在焚烧中国国旗
据媒体报道,就在今年6月,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曾在多家华文报纸刊登启事,“郑重提醒”在菲的大陆投资人、游客、学生、商人及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对 过激语言及极端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行动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驻菲律宾大使馆表示,受到菲律宾舆论宣传误导,近期菲律宾出现谩骂、污蔑、恐吓、威 胁在菲大陆公民、企业和机构的迹象。
菲律宾上周开始播出南海纪录片,声称这是为了“告知我们的民众,提升他们对南海问题的意识,希望他们为菲律宾政府的外交政策提供支持”(菲外交部发 言人语)。这实际上是一部煽动反华情绪的影片。菲律宾华人媒体对此评论说:“现在最可怕的是,政府煽动民众,教唆民众,灌输反华言论,误导菲人激发仇华情 绪。”台湾与菲律宾的海巡舰艇6日再次发生对峙事件。菲律宾媒体15日曝光了当时双方的无线电录音,对话内容火药味甚浓,且报道中充满煽动性言论,让菲律 宾国内的反华情绪又有增高。
再看以前发生的事件,2014年9月13日一名中国公民在菲律宾遭枪击,就在此事件的前两天,一中国公民遭绑架。并且据媒体报道,菲律宾国内出现针 对中国公民的侵害事件,占此类事件的近三分之一。当然,我们并不能直接的把这一类事件认定为政治性的事件,但是,这些已能够证明,当下的菲律宾国内对中国 人的敌视程度正在急剧上升。
奇怪的是,菲律宾政府及其媒体对“枪击中国公民”事件,几乎不闻不问,也不做有效地后续处理,这些针对中国公民的事件以及菲律宾政府的现实反映,只 能说明菲国内的反华情绪趋于升级,并且菲政府也有意无意的放纵这些恶性行为的发生。很明显,针对中国公民的此类恶性事件的增多,是菲律宾政府推出的反华政 策所产生的直接后果。
菲律宾这个国家,在东南亚范围内是一个非常弱的国家,不论它的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或者说难以上到台面。在之前,当人们谈到东南亚时,会想到“新,马,泰”等等,而一般根本不会提到菲律宾,人们对它的感觉基本是若有若无。
但是,随着菲律宾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的开始,菲律宾与中国的岛礁之争也逐渐拉开帷幕。其实,菲律宾这些表面的反华行为更多的是出于美国的授意,或者说受到了美国的影响。
那么,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菲律宾,为何在处理国际事务以及与中国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如此“弱智”呢?
下面从菲律宾反华行为的背后来看真实的菲律宾心态。
菲律宾之所以能够踏上美国围堵中国的“亚太战略”之船,除了与中国的岛礁争议之外,真正的根源其实是一种缺乏独立自主能力或者缺乏自我安全能力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菲律宾在国家层面上缺乏一种自信。正是因为这种缺失,给美国提供了机会,菲律宾最终上船了。
在菲律宾的近代史上,曾经被长期的殖民统治。从十六世纪的西班牙开始,殖民统治者不断更换。先是西班牙,后来美国,二战时期,成为日本,二战之后,又成了美国,就这样被交替轮换的殖民统治着。在这些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也使菲律宾形成了一种被殖民的心态,而且这种心态非常之深,并且难以彻底祛除。
直到1946年之后,菲律宾获得了独立。但是,在菲律宾表面独立几十年后,并没有彻底改变菲律宾的这种被殖民心态,它们依然不仅缺乏一种安全感,也 缺乏一种自主能力,或者说,它们依旧潜意识的希望获得别人的保护和管理。这就导致了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却缺乏真正独立国家的战略眼光和独立思考能 力。最终的结果是,菲律宾在独立的外衣下,依旧寻找着真正的主人。最后发现美国还是最合适的,因为它强大,有能力,也有实力。
由于菲律宾具有以上这些心态,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菲律宾特别依赖美国,在敌对中国的问题上也特别卖力的原因了。因为,一方面,它对美国有这种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它需要通过对华敌视来赢得美国的好感,真正根源还是,它怕美国舍弃它。
通过上面这些分析,也就不难理解,从一而终的菲律宾,为什么屡屡挑衅中国的原因了。在对中国的挑衅中,不管是与中国的岛争,还是这次消极应对甚至是 放纵针对“中国公民的枪击事件”,这些事件都足以反映出菲律宾是一个缺乏国家能力的国家。当然,菲律宾的这些针对中国的挑衅行为,在中美关系没有出现真正 缓和,或者说中美没有较出个高低来之前,都不会停止。
总之,马来西亚的反华行为更多的是其国内政治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菲律宾的反华行为的背后则更多的印有美国遏制中国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