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蝶广场骚乱,是谁种族了?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7月16日 上午 10点30分

直言不讳:吉隆坡刘蝶广场(Low Yat Plaza)在7月12日先后发生殴斗和黑帮施暴事故之后,吉隆坡警察总部虽然仅在咫尺之遥,而且宣称派出“more than enough”的警力,竟未能制止暴徒围殴无辜路人和记者,是这支执法机关的耻辱。

警方事后虽然逮捕了25名涉嫌骚乱的黑帮成员,却又在两天后大阵仗前往刘蝶广场逮捕和扣留手机店店员,而被扣留的店员获保释后透露,在警局里遭恐吓承认有参与殴斗。警方这种做法,令人不得不怀疑是有意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手段处理此案。

而且,不仅警方如此,同样要不得的是联邦直辖区部长东姑阿南(Tengku Adnan)事后谈论此事时,竟说商家不应自行捉小偷。此种说法,不无护短之意,俨然是怪责商家自行逮捕小偷方引发后续的事故。然而,商店捉获窃贼,交给保安人员,再报案交由警方处理,不正是标准作业程序吗?

此次事故原来就不是种族冲突,而是有人纠众报复。由于事故双方分别是华人和马来人,在马来西亚这个曾经发生严重种族冲突的国家,确实容易变得敏感,也容易让有心人把它定调为种族不和谐之故;但悲哀的是,警方虽然台面上说不是种族冲突,处理手法却有背道而驰的迹象,如东姑阿南之流的政客,嘴里也许会说这不是种族冲突,却口是心非,要把它“呈现”为种族冲突,因为这样才符合政客挽救权位于既倒和转移丑闻焦点的利益。

刘蝶广场骚乱事件,甚至不是警方所说的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煽动的结果。较早前,几个人到手机店砸店打人,是常见的纠众报复情节,但后来上百名黑帮分子在刘蝶广场集结、私设路障和施暴,就已经超出纠众报复的情节了。既然是黑帮有组织的集结闹事(不论背后谁人指使),“有人在社交媒体煽动”的关联性就低了很多。在今时今日的吉隆坡市区,在封斋1天后可以大快朵颐、呼朋唤友吃喝欢聚的时间,以及在时下青年多数会憧憬某种小确幸的社会,我很怀疑,会有多少不相关的人,会因为社交媒体上有人杜撰某个不认识的人买手机遭商家诈欺而正义感爆表,赶赴刘蝶广场“伸张正义”?假使马来西亚青年有这么强盛的正义感,社交媒体一呼百应,各种各样的街头请愿活动还需要政党和非政府组织四处动员吗?

将刘蝶广场的骚乱归咎于有人在社交媒体煽动,恰恰就是把它定调为种族冲突;警方一边宣称不是种族冲突,一边却以《煽动法令》调查社交媒体使用者,正是显而易见的矛盾。这种矛盾恐怕也不是无心之失,因为营造种族冲突一触即发的氛围,有助于:(一)转移民众对1MDB和纳吉账户丑闻的注意力;(二)说服民众相信“要稳定、不要乱”,纾解马哈迪逼宫的压力和削弱其正当性;(三)让警方出师有名,制止未来可能举行的疾呼纳吉下台的大集会;(四)政客有机会以英雄的姿态来“化解”危机。

庄迪澎长期观察及评论本国媒体业、新闻自由与政治变迁,他认为推广传播学教育和媒体识读是新闻自由运动的重要工作,而且只要发言的自由意志仍在,知识分子的声音禁不了。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31029#sthash.i39MZD2s.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