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國慶與大選•國家的命運•通膨‧民怨•中庸與包容

林瑞源‧國慶與大選

2011-07-28 09:03

過去,國慶月是單純的獨立慶典,但在這個政治敏感的時刻,卻可能是爭取政治好感、催谷美好感覺的時機。

納吉昨日在吉隆坡中環廣場車站推介主題為“轉型成功,人民有福”的掛國旗運動,並派發小國旗給民眾。

為甚麼選擇在吉隆坡主持這樣的儀式?顯然有淡化709凈選盟大集會的意義;現在掛國旗就好,忘了黃衣吧!

慕尤丁日前暗示大選在幾個月內舉行,再次拉緊朝野的神經線。照理說,709大集會記憶猶新、課題持續發酵,不應該在近期內大選,但是拖得越久,對國陣也未必有利。

首先是世界經濟有變壞的跡象。

一旦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針對調高債務上限的談判破裂,後果比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更加嚴重,國陣沒有信心經濟轉型計劃可以力挽狂瀾。

二、目前網絡反當權效應未衝擊國陣的堡壘,即甘榜、內陸地區、墾殖區、長屋、園坵、原住民村落等郊區,但若時間久了,恐怕會有變化。

不過,8月是齋戒月、9月慶祝開齋節和國慶(國慶慶典改在9月16日舉行),所以最可能舉行大選的日子是從10月至明年3、4月;如果國陣要更充份的備戰,明年3月最適合。

政治和經濟氛圍看來對國陣不利,課題一個接一個爆發,然而國陣仍然握有幾個優勢:

一、選舉制度。不管來屆大選是採用生物指紋認證系統,還是手指點墨措施,簡單多數制有利於國陣保住政權。只要一些選區出現3角戰,比如再益依布拉欣的惠民黨、愛國黨和人民團結黨插上一腳,國陣就可坐享漁人之利。

二、郊區選民可能成為造王者。全國222個國會議席中,估計60%在郊區,國陣已經在郊區駐扎多年,而民聯在鄉區卻幾乎沒有組織。

三、馬來和印度選民的護航。過去多場補選顯示,馬來和印度票有回流,若情況沒有改變,國陣還是可執政。要攻破國陣的堡壘,民聯還須加把勁。

民聯領袖近來已增加在東馬跑動、發表演說,而要求砂州首長泰益瑪目下台的砂改革運動計劃於8月13日在古晉舉行“民主及改革”集會,也可被視為709大集會的延續。

預料下屆大選,國陣可贏得偏遠地區、墾殖區和甘榜議席,而民聯可橫掃城市選票。雙方或在得票率方面不相上下,但基於選舉制,要推翻國陣有一定難度。

無論如何,城市化已經是全球趨勢,包括大馬。若國陣能夠過關,未來形勢會更加險峻;假如民聯得以入主布城,只能說是民心思變。

(星洲日報/一心不亂‧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林瑞源‧國家的命運

2011-07-25 09:06

東姑拉沙里成立“默迪卡信託隊伍”,打著反貪腐和促進人民團結的旗幟,這並不新鮮,因為許多非政府組織也有同樣的宗旨。

而且這一批主要來自國陣成員黨的失勢者或非主流人物,如何在支持政府的情況下,實現國父的理念?

不過,國家確實需要徹底的改革。這裡所說的改革不是所謂的政治和經濟的轉型,而是放棄舊政治模式,建立新的體制。

現有的體制已經延用了半個世紀,因此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趙明福案件的發生,反映體制衍生傲慢的官僚,對付3名被點名的反貪會官員還不足夠,也治標不治本。

舊政治模式也導致思維的僵化,只能用舊的方法來回應社會新的價值和新的理念,以致出現了矛盾。

再舉一個例子,副貿消部長陳蓮花認為,百物漲價人民須靠自己,上街示威不如在家種菜。但是政府是否有以身作則,生產更多糧食?解決通脹可是政府的責任。

6月的通膨率3.5%,是27個月以來新高,預料物價將高企不下。薪金追不上物價,中低收入者生活困難;只有修正經濟政策、調整經濟結構,才能提高收入,而這又涉及國家的改革。

因此,以目前政治現狀來看,大馬不可避免的走到了政治的十字路口,可以說目前已到了政治對決的緊要關頭。

巫統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是709大集會過後,除了民聯士氣上升,非政府組織的連成一氣、互聯網的反當權氛圍,都讓巫統的壓力倍增。

因此納吉從國外回來後,就馬不停蹄的巡訪民間,試圖向民眾講解,化解民間可能存在的反彈和疑惑。若不立即消除此效應,一旦負面情緒擴大,國陣就無法舉行大選。

不管回到民間和基層的效果如何,政治人物應該遵守遊戲的規則。若爭奪政權的博弈牽扯上種族等敏感因素,就可能威脅政治的穩定。

既得利益者會不會放任新社會力量衝擊現有的政治模式,也是關鍵。

要求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尖銳,此時此刻,國家的命運應儘快交由人民裁決,以免橫生枝節。

(星洲日報/一心不亂‧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林瑞源•通膨•民怨

2011-07-27 09:16

物價上漲,每個人都感同身受;若不抑制通膨,國陣難以面對大選。

國家銀行總裁洁蒂指出,食物和燃油漲價是造成高通膨的主要因素,而國行和政府將設法增加食物的供應及分銷管道。

洁蒂說得沒錯,國家無法在糧食上自給自足,國際糧價高漲,就推高國內物價。雖然政府還有津貼燃油,但是進口貨物的製造和運輸成本,離不開油價因素。

所以,6月通膨率升至3.5%,除了有電費調漲的壓力外,很大因素是糧食及無法控制的進口通膨。

大馬糧食生產嚴重不足,去年糧食進口增加13%,達302億令吉,糧食貿易赤字擴大至121億令吉,比2009年增加9%。國際熱錢泛濫,也推高各種商品的價格,包括大馬製造業需要的原料。

因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基本生活需要的衣食住行,樣樣起價。

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政府推行一些措施,包括設立貨品價格比傳統雜貨店便宜50%的“一個大馬人民商店”;貿消部推出“一個馬來西亞人民餐單”,早午餐分別是2令吉及4令吉;推行“一個大馬人民房屋計劃”及“購買節能家電獲現金回扣計劃”。

但是,這些計劃的受惠層面不廣、落實的速度不快,以至效果有限,比如“一個大馬人民商店”只集中在巴生河流域;“一個大馬人民房屋計劃”的很多工程是在明年和後年,甚至2015和2016年才推展。

要抑制通膨,政府必須加大行動的力度、針對問題的根源,以打房來說,遏止炒作及徵收產業盈利稅,肯定比政府和發展商合作興建中低價屋更加有效。

在增加糧食生產方面,也不應停留在只說不做的階段。阿都拉在2008年4月20日宣佈撥款40億,在砂州撥地種稻;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發生後,政府也 推出“糧食安全政策,計劃與多個國家合作,把相關國家作為大馬的糧食生產基地,以節省成本;幾個月前,農業部長透露,該部將撥款50億令吉發展荒廢的 1.5萬英畝稻田。

可能是政治活動太過忙碌,增加糧食生產計劃還是紙上談兵,至今未見任何新增的耕地。

我們應該仿效中國,在食品價格上漲時,下令地方官員提高蔬菜的產量;韓國統計廳則從去年11月起,每週對94種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進行物價調查。

世界經濟預料將下滑,現在不加緊反通膨,明年會更加困難;物價飛漲引發民怨,政府不可不防。

(星洲日報/一心不亂‧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林瑞源‧中庸與包容

2011-07-21 09:02

中庸是維持多元種族和諧之道,包容是氣度與智慧的表現。

首相日前與教宗本篤十六世會晤時說,大馬是憑藉中庸的價值觀確保國家持續安寧、穩定及繁榮;而首相署發表聲明,駁斥《馬來西亞前鋒報》社論提及的猶太陰謀論時強調,大馬是一個中庸和具包容力的國家。

這證明政府致力要以中庸和包容來治國,但種種因素,造成事與願違。

以709大集會為例,原本當局阻止集會是要維護社會的穩定,卻影響馬來西亞作為中庸國家的形象。

外人不能理解,政府阻止集會是要避免騷亂的說法,因為在他們的國家,集會是平常事;要求舉行公正選舉,也屬民主政治訴求。政府的行動,難免讓人聯想到包容的問題。

另一個例子是塗黑《經濟學人》雜誌的一些文字,已經是網絡時代,為何還要這樣做?

在中庸方面,也有許多有待改善和學習的地方,比如《馬來西亞前鋒報》指這項集會讓以色列及猶太人趁機滲透大馬,企圖干預內政,就不符合中庸價值觀,也破壞首相去外國招商的努力。

援引緊急法令,扣留社會主義黨6名領袖,卻不把他們控上法庭,則剝奪他們接受公平審訊的權利。

此外,還有一些組織的主張和中庸格格不入的,比如土著權威組織。土權主席依布拉欣阿里經常發表極端言論,包括發動聖戰,但其支持者不少,瑪拉工藝大學的馬 來人思維及領導研究院(Impak)還宣佈設立一個以依布拉欣阿里為名的獎項,以表揚展現明確及堅定原則來維護本身族群的學生。

若政府不遏止政治失意份子玩弄種族課題,民眾和學術人員受到誤導,又如何貫徹回教教義的和睦及親善之道?

我認為,要維護大馬的中庸國形象,很多方面必須與國際標準接軌,包括廢除侵犯人權的法律、修改遊行集會法和大專法令,及檢討限制新聞自由的印刷及出版法令等。

政府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態度也應該參考外國、有所規範,避免反應過激,落人口實。

政府官員也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從容不迫,遇到事情時,才不會驚慌失措;人一慌張,就不懂得判斷,把事情都搞砸了。

另一個可以減少犯錯的做法是停止政治化和政治考量,凡事都牽扯上政治,行事就失去中庸和包容。民聯州政府現在已少談政治,多推行惠民措施,譬如檳州最近發放100令吉給初生嬰兒、雪州分發100令吉購物固本,就是民聯聰明之處。

要成為中庸國,路還是很遙遠。

(星洲日報/一心不亂‧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登入为: admin
探索与研究/探索2011(3)/林瑞源_國慶與大選.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7/30 23:3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