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补选给朝野的警号

《当今大马》2015年5月7日 晚上11点25分

即时评论

云冰与峇东埔补选先后落幕,国阵与人民公正党毫无意外各自守住堡垒,而两场补选也给予朝野不同的警示。

在消费税与垦殖民等课题影响下,国阵在云冰的多数票减少6219票,得票率锐减近6%,令人感到意外。

两日后,峇东埔补选成绩揭晓,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代夫守土,也打了一场胜仗。

虽然公正党多数票比上届大选减少2880票,但跟国阵的云冰补选成绩不同,公正党在峇东埔的得票率并没太大改变。

公正党得票率略降1.47%,而国阵则微升0.38%。这意味着,朝野在峇东埔大致上维持2年前大选的支持率。

华裔回流有更多因素

与云冰相同的是,峇东埔选区也出现少量的华裔选民流向国阵,显示伊党强硬推动伊刑法,或多或少影响了在野党的华裔选票。

随着马华在双补选中大打伊刑法课题尝到甜头后,相信该党日后将会紧咬着这股势头,继续祭出同一招数以争取华裔回流。

不过,华裔票部分回流国阵,背后其实有更大的因素,包括上届大选投票率超高、民联在上届大选的华裔选票去到极致,加上这次补选不再牵涉改朝换代的愿景等。

更何况,马华民政在当地仍有一定的基层,特别是在半城乡区和乡区,比如牛河村。

消费税效应未如预期

峇东埔补选成绩反映,朝野的基本盘与两年前大选没有多大改变。

虽然消费税与物价高涨掀起极大民怨,但峇东埔补选成绩并未如民联预期般,出现明显的消费税效应。

这可能是因为,一些不利民联的因素,如三党失和与伊刑法课题等,抵消了公正党主打消费税课题的效应,以致无法争取到国阵支持者转向。

同样的,国阵的发展牌、选举糖果与人身攻击,也未影响公正党支持者的投票倾向。

民联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补选落幕后,随着旺阿兹莎重新进入国会殿堂,意味着她很有可能取代安华,成为新任国会反对党领袖。

对民联来说,即使守住峇东埔,并在云冰削减国阵的支持率,但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峇东埔补选浮现的问题。

首先,三党貌合神离。公正党与行动党原盼伊党党选后,开明派将能成功上位掌控大局。不过,从目前伊党党选形势看来,两党的希望可能会落空。

一旦伊党保守派在党选中扫清开明派,预料民联三党的合作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此外,民间改革热情不再。在野党很难再复制上届大选的一些“选举奇迹”,比如几乎达致顶峰的投票率与华裔支持。

要如何突破这些困局,将是在野党迫在眉睫,而且不能再逃避的问题。

国阵堡垒不稳定因素

无论如何,双补选成绩凸显国阵更大的隐忧。在峇东埔补选,虽然国阵表现上增加得票率,但仍有大批游子选民未回乡投票。

由于这些游子选民大多在城市工作,如果都回来投票,国阵恐怕会吞下更沉重的败仗。

不过,对国阵来说,云冰补选的警号更大。一方面云冰是国阵堡垒,且马来人占多的选区;另一方面,国阵引以为豪的垦殖民票仓也出现松动。

当然,目前要断言出现“马来人海啸”言之过早,但民怨涌生,却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