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街头革命说明了什么?

作者:hy1698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更新时间:2011-8-10

英国伦敦街头革命说明了什么?

2011年的8月真是多事之秋。先是美国国会两党为债务上限上调吵得不可开交,虽然最后免强达成协议,通过决议,避免了美国政府破产,但是,却导致国际信 用等级评审机构下调美国信用等级的情况发生。紧随其后,便是遍布全球的一系列金融动荡。特别是8月8日,中国股市剧烈下跌,对美国的国债市场做出了剧烈反 映。紧接着,发生在以色列约有80万人参加的大游行,与英国伦敦因和平抗议而升级的骚乱,为美国的债务上限上调所造成的影响勾画出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发生于英国伦敦持续3天的骚乱震动了世界。对于这场骚乱,左派称之为“起义”,连参加活动的英国人自已都称之为“起义”,右派称之为骚乱。我们取其中性 词,称之为“街头革命”,因为英美等国在策动北非中东地区以及前苏联地区的动乱时都称之为“街头革命”。这次发生于伦敦的街头革命,之所以震动世界,是因 为它发生于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带,资产阶级民主的发源地。革命给其他人,特别是第三世界渴望“民主”的国家与人民上了一堂很好的“民主课”,特别是给那些刻 意教导中国人民走民主道路的“精英”老师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民主课。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现在各方还在观察中,我想发表一下我自已的一些观点。

伦敦街头革命扇了中国“精英”民主“老师”一个响亮的耳光

英国可以说是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的大本营,发源地。从13世纪开始的《大宪章》运动就给英国民主历史蒙上了一场神秘的色彩。1620年前往北美殖民地的“五 月花”号带去的就是《大宪章》运动所带来的民主成果,1640年揭开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从伦敦开始的。注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是在血雨腥风中 进行的,而不是“和平投票”,在那场暴力革命中,英国国王为此丢了性命,被送上了断头台。这被资产阶级民主人士称之为民主对独裁的胜利。其后,随着英国 “光荣革命”的发生,以君主立宪为特色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英国确立并逐渐成熟完善起来。随后,美国民主进程比英国走得更远,以英美民主为版本的民主政体 开始在全世界推行开来,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必然标志。中国先前时间资产阶级精英学者一再叫嚣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以英国与美国民主为模式设计的。

毫无疑问,与封建专制政体相比,英国的民主政体的确解放了生产力,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比以往任何世代更是爆发出惊人的活力,给全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突破了以往封建手工作坊的生产规模,带来了分工协作的劳动新模式,启动了规模生产、工厂管理与工具改进的进程。科学技术的运用,机器的发 明,工厂制的诞生,引爆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世界的面目。特别是股份公司企业体制的创建,证券市场的形成与国债信用制度的建立,为资本 主义信用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资本主义发展找到了获得了大规模融资,集中资金办大事的渠道。正是由于这些变化,所以英国的商人们才能迅速筹集资金, 扬帆远航世界各地,工业家们才能方便地筹集到必要的资金,使新机器的研发得以进行,道路建设者们才能获得巨额的资金进行铁路建设。因此,使得英国在19世 纪就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日不落帝国”。

由于英国率先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与科学创新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英国强大的海军力量、工业革命的成就以及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使得英国这个新兴的暴发户比以往世界上任何一个暴发户更具有非凡的素质、体制与能量呈现在世人面前,树立了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形象。既使它在世界 上既充当霸主,奴隶主的同时,还充当老师、启蒙者的角色,无论是后来的美国,德国,还是现在的中国都相继迷信于英国的建设成就。将发源于英国的许多民主思 想与做法惯例称之为“普世价值”,用以“教训”国人。

不可否认,英国的民主制度也在不断改进,并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使得这一制度从13世纪开始一直沿续到今天,仍有一定的活力。在世界上沿续了七十年的苏联 社会主义,虽然有社会主义这一新兴先进的经济制度,但是,由于民主体制不健全,不能充分履行人民当家作主的职责,导致管理人员权贵化,形成特权阶层,并产 生严重的腐败现象。在与资本主义制度对抗七十年后轰然倒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建立60年后也面临着“改革”。在一系列的对抗中,发源于英国的民主这一政 治制度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好象就要成为最后的战胜者。就是这个时候,被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家喻之为民主常青树的英国国内却发生了严重的骚乱事件,或者 说街头革命,这不蒂扇了那些主张资产阶级性质政治体制改革的鼓吹者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他们一再鼓吹,英国美国民主如何如何好,一人一票的民主如何能够伸张民意,为民造福,但是在资本主义民主的“模范国家”里,为什么最能充分表达民意的英 国,一人一票不能够解决人民自已的问题,非要上街游行,并通过打砸抢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伸张自已的民意呢?还有,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资本主义确实积累了大量 财富,一些精英一再诱导国人,说,你看资本主义多好,有那么多物质财富,那里的人民都过着“天堂”般的生活,我们大家都想过上好日子,就抛弃贫穷落后的社 会主义,共同奔向天堂般的资本主义社会吧。但是,从英国伦敦街头革命暴露出来的问题看,那里的人民也并没有过上“天堂”般的生活,如果他们都过上衣食无忧 的生活,为什么还冒着被警察射杀的极大风险上街游行,并发泄自已的极度不满吗?

英国伦敦的街头革命,首先送给国人一个信号,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体制不能解决普通百姓的生活贫困问题,国内一些“普世价值论”鼓吹者所编造的“民主万能论”,“市场经济致富论”等美丽慌言随着伦敦示威者的一把大火烧了个尽光。

伦敦街头革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到现在还在闪闪发光

毫无疑问,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发展生产力,过去两百多年资本主义的发展,证明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制度与自由的经济制度可以带来生产力。这一点也是三十年前穷 怕了的中国人之所以要急于改革,并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点。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三十年来,中国一再以英美为师,以“效率”为先导,以“做大蛋糕”为宗 旨,通过“改革开放”的手段,不断改革掉自已原先的制度安排,以求建立“市场经济”体系。

但是,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已经指出,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这种矛盾是以周期性的经 济危机的方式暴露出来。特别是1929—-1933年发生的资本主义大危机更让人谈虎色变。同时也让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苏联社会主义显示出了自已制度上的优 越性,与英国19世纪中显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一样,建立了一个新兴制度的样板。

这种矛盾如果用到现实社会中去分析,就是资本主义巨大的生产力所生产出来的巨量商品如何销售的问题。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使得这个社会所有的商品的归属权 清清楚楚,也是市场能够交换的基础。但是资本主义又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具有等价交换与周期循环运转的特点。商品等价交换要求商品供求双方 必须是等价交换,生产方生产多少商品,需求方就必须全额购买多少。如果有一方不等价,如购买方全额接受不了销售方提供的商品,那么就会发生交换剩余。这种 剩余就会影响下一次交易,即劳资交易,如供货方不能全额支付其员工工资报酬。将商品市场不等价交易产生的剩余性损失转稼到员工头上。而员工本身又是消费 者,转身在消费品市场上第二次购买生产方提供的商品时,由于其工资收入减少,更不能全额接受供货方提供的商品,交易可能会产生比前一次更多的交换剩余。随 着市场交换周期的频繁,供货方积累的交换性剩余会越来越大,而消费购买方所能提供的购买力会越来越低,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生经济危机。

由于资本家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经济理念,各种投资理念,经营管理理论都被创立起来。如投资拉动购买力,出口拉动购买力,国家公共建设拉动购买力,虚拟经 济等等都逐渐发展起来。使得商品的交易越来越复杂,交易品种也越来越多。比如说罗斯福执政期美国实行的新政,就将国家公共建设与开支作为购买力来解决由于 单纯的私人占有制企业市场交易产生的交换性剩余问题。凯恩斯理论也是资产阶级学者为医治“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这对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危机而 开出的一剂药方。国家计划以某种形式介入到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中去。国营事业,公共开支,国家规划 、虚拟经济等等形式都为延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这种举动也影响了资本家的创收,因此,资本家必定想尽办法除之而后快。随着苏联社会 主义国家的解体,英国统治阶级就迫不急待地取消了凯恩斯理论的经济政策,改为新自由主义政策,放手让资本家赚钱,让资本的作用发扬光大。这次英国伦敦暴发 街头革命,便是英国长期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放手让资本家掠夺社会财富,严重损害下层人民的利益,积累了严重的社会矛盾的结果。

这场斗争是必然要来的。之所以选择在2011年8月以后,还在于资产阶级信用制度的破产。英国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源地,创建国债制度便是英国资产阶级 的杰出。原先,英国的国债主要用于投资领域,比如说铁路建设,新船研制,或军费支出等。在日不落帝国时期,由于英国的强大,经济创利能力强盛,所有的投资 很快都能得到回报。所以英国国债的投资人很快就能收回本钱,并有巨额收益。当社会发展到21世纪时,由于经济理论的创新,国债被世界各国用于多方面用途, 特别是用于增加公共投资、支付社会福利费用等拉动购买力的消费领域,增加社会购买力总量,以便与越来越庞大的生产总量相适应。由于国债用途发生变化,不再 单纯用于经济投资领域,因此就无法再产生增值,而且连本钱也在充当庞大的社会购买力总量时所抵消,因此,自然会发生支付危机,这种危机是以信用危机的方式 出现的。美国现在所积累的这些债务,以及由此产生的支付危机,便是国债这种债券用途发生变化的明证。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叫借债消费。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学家 智力的发达,他们发展了虚拟经济,研究创新了各种金融制度,以推出各种理财产品为形式,以挣钱的名义推销给各类购买者,因此,也就将借钱消费的危机与风险 转稼到各个投资者身上。这样,这次美债危机所造成的危机是遍布全球各地的,包括英国在内。

由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的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即使债权人再借钱给债务人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这种由于债权债务关系转移的资产所有权仍然属于债权人, 债务人(政府)即使再为了公共事业,拉动经济增长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所欠的债务也必须还上,这是启码的信用问题。在英美等国,能够购买债券而借钱生钱的人 大都是资力雄厚的资本家,普通百姓是没有力量进行这种投资的。而从美国国债不断积累的趋势看,国家所借的那些钱明摆着是还不成投资人的,这在投资人看来不 是白忙乎了吗?不是白白养活了那些“懒汉”了吗?所以自然想要回自已的那一份债权。美国信用等级的下调,就在于告诉国会,我的那一份债权,权利是我的,你 得还我,不能不当一回事。

但是美国的债务危机还表明,即使美国国家所发行的债券所形成的购买力,以及形成的利益,最后又被资本家从市场上收回了大部分,真正落到老百姓手中的无几。 这样便产生一个问题,即政府既要安扶日益贫困的老百姓,继续刺激经济增长,还得继续从资本家手中借钱,而以前从资本家手中借来的钱政府又没法再偿还给资本 家。因此,在国债的功能发挥与信用偿还上发生了矛盾。

英国信用制度与美国差别不大,国债所发挥的作用与美国相似。所不同的是美国是主,英国是仆,英国国债不但要担负起英国国家应承担的义务,而且还要承担美国 国债在英国发行所造成的后果责任。自然,当美国的债务危机发功时,英国所受的损失更大,其所积累的矛盾就象火山岩浆一样喷发出来。

英国伦敦街头革命只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一环,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暴露出来。由于债务危机已成死结,资本主义经济将遇到难以逾越的坎。

英国伦敦街头革命将揭开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美国信用等级下调,是资本市场对美国国债上限上调的反映,也是资本家对美国政府能否最终偿还累计债务的担忧,而伦敦街头革命则是社会下层人民对美国国债上 限上调的反映,提醒资产阶级政府,由于社会的贫困化,其所积累的社会矛盾还在继续,并将最终发出自已的声音。英国警察可能会镇压示威人群,但是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债务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也许某个时候,英国警察也会因工资下调,支付困难、利益受损而上街游行,并重复8.7事件的过程。英国首相也许会和美国总统 奥巴马一样,为了债务上限而发愁,奔走于国会两党或府院之间。

无论如何,债务缠身的问题必须解决。要么削减开支,包括公共开支与福利支出,引发更大的社会愤怒与危机,或者干脆赖帐,废掉以前所欠债务,轻装上阵。总之得寻找出路。

以前,中国有人曾推崇北欧模式,认为北欧的高福利与对富人的高税率政策对缓解当前的贫富两极分化有好处。但是问题是,对富人的高税率政策,行得通吗?富人 愿意被征税,并心甘情愿地继续积极工作,组织企业创造收入等待你前来征税吗?这同样涉及到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得以改变的问题。

在这次街头革命中,一位自称为无政府主义者的28岁青年菲利普说:“这是工人阶级的起义,我们要重新分配财富。” 这是英国苦难民众的呐喊,也是时代变革前夜的暴风雨声。说明他们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已经复苏了原来的社会主义意识,带来了改变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伦敦街头革命也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方向性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也许还可苟延残喘几十年,但是它 的发展方式必须改变。伦敦街头革命对于世界各地的革命同样具有榜样的作用。以色列举行了80万人的游行便是对这次街头革命的呼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加剧,各国各地人民贫困化加剧,将会有更多的人象英国人一样起来,伸张他们的民意,发出他们的呼声,掀起一场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高潮。

伦敦街头革命同样证明了毛泽东思想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英国资产阶级压迫了英国工人,所以英国工人就是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在新一轮革命斗争中,觉醒的人民将会牢记人民领袖这一敦敦教导。

发生于欧美各国心脏的这一革命,对于中国当前的改革也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在此之前,中国一直有“分蛋糕”与“做蛋糕”的争论,也就是“公平”与“效率”的 争论。广东是中国“世界工厂”的“心脏”,也是中国外向型产业发展的中心地区,广东是“做蛋糕”论的发起地区,广东地区的效率优先也是拜欧美国家为师。这 次发生于英国伦敦的街头革命,对于他们一定会有教育意义。更为主要的是,由于欧美债务危机的严重,海外订单的锐减,对于该地区的外向型产业一定是个沉重打 击,不知会有多少家工厂关门,多少工人失业,政府财政收入损失几何,会带来多大的社会振荡。因此说,对于英国街头革命来说,广东地区的媒体主要关注的不应 当是伦敦街头革命到底是“暴徒骚乱”还是“工人起义”的问题,而是应当关注他们的“做蛋糕”论究竟能走多远,会不会重蹈英国伦敦资产阶级政府的复辄,引发 当地革命的问题。同样也应当考虑是不是改弦更张,重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这是伦敦街头革命对我们的警示意义。

参考文章:

英国骚乱:妇女儿童也是“暴徒”?

美英穷凶极恶的帝国主义必然崩溃解体

登入为: admin
探索与研究/探索2011(3)/英国伦敦街头革命说明了什么?.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9/27 18:1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