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大藍圖檢討報告》任重道遠

《星洲日报》2015-02-25 09:00

首相署部長魏家祥透露,由拉曼大學團隊針對21個華人新村擬定的《新村大藍圖檢討報告》,將成為重新為國內華人新村進行定位的範本。這份報告也將成為政府發放撥款的指南,以確保各新村能獲得平衡的發展。對長期以來被排斥在發展洪流之外的一些華人新村而言,這個消息雖然來得遲了一點,但仍讓人有所期待。

新村是我們很多中生代及老一輩華人成長的記憶。它也見證了華人刻苦奮鬥的血淚歲月。追溯歷史,新村乃是上世紀50年代前後的產物,當時殖民政府為了切斷潛藏於森林的馬來亞共產黨游擊隊與外界的聯繫,勒令原本散居在郊外的華人遷移到個別的集中地點,遂形成了新村這個特殊的華人聚落。

在緊急狀態時代,華人新村被重重的鐵絲籬笆所圍繞,務農或割膠的村民,只准在早上7時至傍晚6時出去,前往農地或膠園勞作;其餘時段,都被限居在新村範圍內。

早期的華人新村,幾乎都是板屋或亞答屋,村裡談不上有甚麼基本設施,夜晚沒有電流,村民用的是煤油燈和大光燈,平日也沒有自來水供應,所以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至於村裡的道路,則不是黃泥路,就是紅石子路。

獨立之後,隨著經濟條件改善,新村的面貌開始慢慢改變,很多木屋和亞答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磚屋,村裡有了水電供應,道路也鋪上了瀝青,人口較多的新村變化尤其明顯,其中一些還發展成頗為繁華的市鎮。

但約莫在70年代,由於橡膠及農產品價格猛跌,新村人民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導致年輕人紛紛出走,湧往城市和國外謀生;自此之後,新村便變成了老人和小孩村,完全失去了昔日的光采,只有在農曆新年期間,當遊子回村與親人團聚之時,才能重見熱鬧情景。

80年代,新村又面臨另一危機,事緣國內城市邊緣包括大型新村附近,冒現了許多新的花園住宅,吸引經濟能力許可的第二代新村人民購買,造成華人新村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影響重大的“移民潮”,一些新村的人口因而銳減,人口老化現象更嚴重了,村內華小也因此陷入了學生來源日愈減少的困境。

根據資料,今日仍散佈於馬來西亞半島的新村超過450個,人口超過120萬。儘管有些新村的發展一日千里,已具備市鎮外形與規模,但在過去數十年來,政府並沒有擬定甚麼具體且重大的新村發展計劃,給予新村的發展撥款也微不足道,故此,許多新村的發展一直都停滯不前,只能勉強在原地踏步,有者甚至走向沒落,日見衰微。

必須強調的是,華人新村作為國家歷史的產物,其地位及存在價值是不容置疑的,如何為它進行新的定位和規劃,並因地制宜,硬體和軟體建設兼顧,讓它們跟上時代的腳步,顯然已是刻不容緩。但願《新村大藍圖檢討報告》是個好的開始,講到做到,不是紙上談兵而已。

(星洲日報/星‧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