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历史为何延续不断: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郭小聪       时间:2015-02-23

中 国历史为什么延续不断?有些西方人试图用高度的种族同一性原因来解释,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话颇有代表性:“中国的体系是自成体系和自给自足的,它主要 建立在得到认同的种族同一性的基础之上,对民族和地理上处于周边的附庸国,中央只比较有限地使用力量。中国有很大的和居于统治地位的种族核心,这就使中国 有可能每过一段时间恢复其帝国。”也就是说,中国的超强稳定性在于其国家内部文化与民族构成的高度同一。这个见解无疑会引发新的问题,如果真是如此,那么 中国社会内部的精神文化特征也应当是高度一致的,民族同一性只有凭借文化同一性才能得到切实体现和保证。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中国各地社会生活、文化特性 历来是复杂多元、长期共存的,这一点有目共睹。2013年10月,一位在中国任教两年多的美籍教师即感叹,觉得中国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她的文化多样性,别 的国家各个地方往往千篇一律,而中国不但大中小城市的文化截然不同,南北东西风情各异,就连相邻两个镇的方言都可能不一样,这让他感到惊讶和享受。按照西 方人的历史经验,如果社会生活、文化面貌差异到这个地步,早就该分裂成无数个国家了,可是中国为什么既能保持大一统的国家形态,又没有妨碍各地社会生活和 文化发展的丰富多彩呢?这对西方一直是一个谜。

“在中国,越是要强调地方文化的特色,也就越是要强调地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近 年来,一本社会学专著《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富于创见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中国学者程美宝通过对晚清以来广东地方文化观念 的考察,得出了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结论:对于中国而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长期共存,不但不会构成分裂的威胁,相反,各种地方文化之间的积极竞争,还会 促进对国家的精神认同,对社会生活起到更具活力的凝聚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该书以翔实的史料证明,中国地方文化的多元化,不仅不以离心离 德为代价,恰恰相反,无论谁占据了文化优势地位,都会争着表达忠心,表达自己对于国家文化所做的贡献,显示中华文化在某地之意。广东历史上的三大族群正是 这样,无论哪个族群兴盛,都要想方设法论证自己与中国文化正统、主流的关系。譬如,客家人自近代崛起后,便一如粤人、潮人那样,利用著书、撰文、修志等话 语权,论证自己的“中原来源说”,声称自己早在南迁之前就已是衣冠旧族,沐得中原文化熏陶。

程美宝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越是要 强调地方文化的特色,也就越是要强调地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既然如此,那么各地文化无论怎样复杂多元,强弱不一,也不会威胁到国家统一,反而还会不 断丰富和壮大中国的主流文化。“这种实际上多元而在表述上又趋向统一的辩证的国家地方关系,恰恰是中国文化最诱人的地方”。这也正是国家认同感与地方文化 多样性相契合的最奇妙之处。

历史.jpg

共同的生活经历、历史记忆以及漫长的时间浸润,中国“和而不同”的文化才能开花结果,形成强大凝聚力

所 以,中华民族的超强稳定性并非来自于种族同一性,这一点在汉代时就已经很清楚了,台湾学者许倬云曾指出:自汉代以来,“虽然广土众民,地方性的差异不少, 中国能保持相当一致的文化同构性,政治权力可以更迭,文化认同则足以维系共同体的延续不散”。这与同一时期的古罗马帝国有本质不同。同样,清末时各省竞相 宣布独立,也不是真要分裂,而只是以此政治之举宣示中央政权因无道而不合法,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中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 立者,对于满清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正是点出其要义。所以,在中国传统中,由于文化认同感的存在,地方意识、地方文化一般不会助长政治上的离心现 象,反而会促进大家同心同德。

各国自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立国之本,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社会,确如华裔学者谭中所说,“和谐”是中国的命根 子,其广土众民正是靠文化吸引力由中国内部各族居民根据他们的共同意愿而逐渐形成的。隋唐之所以比秦汉帝国更能“持续发展”,也正是有赖于儒、道、佛的 “三教合一”。中国学者温春来撰写的《从“异域”到“旧疆”》一书,也通过边疆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早在国族兴起之前,中国 社会、政治、文化、认同、经济等方面已经具有高度整合的一面,没有这个深刻的历史根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构并成功维持一个庞大的国族是难以想象的。”可以 断言,正是共同的生活经历、历史记忆以及漫长的时间浸润,中国“和而不同”的文化才能开花结果,形成强大凝聚力,这是中国最亲和的软实力。(作者为国际关 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主任、教授)

原标题:中国最具亲和特性的软实力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culture/info_1354.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