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另一面】正面认识林清祥的社会价值观

31/01/15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

新加坡当下的主流历史观,仍旧沿袭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历史观。这一种一脉相承的历史论述是畸形与反常的,完全违背了新加坡共和国的独立政体地位。

世界历史上,被殖民统治者视为殖民政权的颠覆者,在后殖民地时代,都必然的成为独立建国的国家英雄人物,印度的甘地是如此,南非的曼德拉也是如此。

在这一个历史规律中,唯独新加坡的林清祥,和他的许多反殖民运动同伴是例外。这一群被英国人界定为社会颠覆份子的标签,不仅仅历久长青,而且更是变本加厉的成为破坏新加坡国家安全的危险人物。主流媒体从不间断的重复这些不实的言论。

被篡改的历史再被修正,那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历史有自己的生命,会述说自己的故事,所以不实的历史最终必定会被淘汰。正本清源的结果就是原形毕露。因此,检验历史真伪的一个最简洁的方法是问一问,是谁在害怕历史的真相大白?

有说身正不怕影子歪,换个层面来看,那就是说,要判断一些历史事件的真相,是可以通过认识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去演绎一件历史的是是非非:有正直的思维,就有正直的行为。

从这一个角度来看,要正确了解林清祥和反殖民运动的庐山真面目,可以先从林清祥的个人思想着手,当心目中有了这么一个尺度,那就可以理性和客观的,丈量出历史论述中的长长短短。

坊间的林清祥历史资料相当欠缺,主要是两大类,一是学者对反殖民历史的重新演绎,特别是指出主流论述中的不实之处,另一是当年历史见证者对林清祥的历史追忆。

这其中,《林清祥与他的时代》收录了林清祥的文章与演讲稿,《我的黑白青春》收录了林清祥《答问》遗稿片段,都是了解林清祥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原始资料。

林清祥的社会价值观作为新加坡政治思维之另一选择的探索,目前是一片空白。不过,从《答问》的文字中,却还是可以简约的一窥端倪。

1、‘ 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国家、民族与人民若不能得到自由解放,个人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解放,而国家与人民要获得自由、解放,必须唤醒与团结所有最受压迫、最受损害的人,团结起来奋斗到底。 ’

初中时代的林清祥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是,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而是有义务为国家做出有益社会的贡献,在一个英殖民统治的年代,这一个社会责任就是要解放被殖民统治的国家与社会,让马来亚人民重获当家做主的自由和权力。

这一种时代精神的召唤,始终贯彻在林清祥的政治生涯中,历史上,就是这一种时代青年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呼唤,推动了那一个年代的反殖民运动。

2、‘ 从书本中,你可以这么说,我开始倾向于并接受社会主义,接受它为人类的一种美丽远景。我深切感到,没有一个理智的人会拒绝看到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贫穷、疾病,人人可以平等、自由与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的实现。” ’

回顾经济历史,社会主义的诞生,主要就是针对资本主义之追求利益极大化所带来的阶级剥削,造成社会贫富不均的苦难,而提出的改善建议。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思维,是从维护工人利益,改变社会贫困,进而追求公正平等的社会愿景。

社会主义的愿景就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贫穷、疾病,人人可以平等、自由与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当然,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一种思维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在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社会是要被镇压的。

3、’理论上接受社会主义,甚至是共产主义所宣示的美丽远景,与实际上成为共产党组织一员,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

诚然,信奉资本主义和成为超级富豪也是两码事。一个人选择的主义信仰,是一种思维的准则,做为处事待人的自我规范。毫无疑问,形而上的精神意识,和形而下的政党政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居心不良的鱼目混珠。

4、‘ 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在吸最后一口气时可以这么对自己说:“这里躺下的是个普通的灵魂,在他有生的过程中,他已极尽所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类最美丽的理想一一为实现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没有贫穷、疾病,人人可以自由发挥其潜能的和平与民主的社会而奋斗!” ’

战后的时代青年,是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类最美丽的理想,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没有贫穷、疾病,人人可以自由发挥其潜能的和平与民主的社会。

这一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奉献精神,被统治者视为洪水猛兽而镇压,在彻底消灭之后,当下的新加坡青年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就是为何新加坡国不为国。

《答问》中林清祥的自我论述着墨不多,但是,透过这些片言只语还是可以认识到,这是一个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青年学子。社会大众,如果相信这是肺腑之言,那么,从这一点出发,用正面的心态,重新认识新加坡的反殖民运动历史,追究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这一个政治过程中,是谁为新加坡争取独立做出了贡献?又是谁投机取巧的盗取了别人的辛劳成果?最终,历史必然要述说自己的故事。

---

分类题材: 政治_politics , 历史_history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