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制造白色恐怖,只会倒得更快!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1月15日 上午 10点00分

庄迪澎

直言不讳:“捍卫自由律师团”联合创办人艾力鲍尔森(Eric Paulsen)因1月9日在推特发文非议“伊斯兰发展局每个星期五在宣扬极端主义,政府若关注国內的极端主义,就应该正视此事”,竟然在12日晚上遭武吉阿曼警察总部派出20名警察逮捕,并援引《1948年煽动法令》调查他。

纳吉政府在去年下半年大肆援引《煽动法令》逮捕、调查和提控异议分子,此次艾力鲍尔森被捕,只不过是这一系列营造白色恐怖以便杀鸡儆猴的滥权行为中,另一个案例而已。制造这种白色恐怖,是巫统权贵遭逢权位危机时惯用的手法,从马哈迪到阿都拉,都是如此,以恶法打压异议分子是要制止不利当权者的舆论氛围,既阻吓党外异议分子,亦告诫党内蠢蠢欲动的“小弟们”(大佬当然碰不得)。

纳吉如法炮制也不出奇,毕竟马来西亚还是威权体制,有一堆信手捏来就可以便宜行事的工具,所以他反悔不废除《煽动法令》,还屡试不爽。不过,纳吉或他的幕僚可能忽略了马哈迪、阿都拉和他执政的时期,有着个人主观条件和社会客观条件的差异;马哈迪这么做很成功,一场茅草行动便令社会运动沉寂了超过十年,阿都拉萧规曹随,但2008年那一场箭在弦上的《内安法令》大逮捕行动草草落幕,说明了他力有不逮、成效不大。

纳吉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自知之明。论个人主观条件,他既没有马哈迪的卡里斯玛(charisma),也没有阿都拉“Mr. Nice Guy”的亲切感,有的是1987年担任巫青团长时“让华人的血染红克利斯剑”和2006年以后如影随形的阿尔丹杜雅的幽灵。虽然很多人痛恨马哈迪独裁专断、不喜欢阿都拉优柔寡断,但是他们的夫人却几无成为舆论批评的对象,反观纳吉夫人罗斯玛,爱出风头、爱发厥词,形象之糟,历任首相夫人无人能出其右。

论社会的客观条件,马哈迪掌政的1980年代虽然经济萧条,但1990年代得利于全球经济盛景,马来西亚的经济蛋糕相对丰盛,资源分配相对充裕,举国处于踌躇满志迈向“2020年宏愿”的氛围中,多少化解了人们对他独裁专断的不满。阿都拉虽然任内“无为而治”,但社会经济情况不至于太糟糕。然而,纳吉接任首相之后,以纨绔子弟的习气砸钱保政权,从一马援助金到一马发展有限公司(1MDB)四年负债360亿令吉,再到罗斯玛搭乘政府专机出游的丑闻,另一边却民不聊生,物价涨不停之际,又来消费税(GST)从百姓口袋里掏钱。

个人主观条件不好、社会客观条件欠佳,纳吉未能让百姓对他的领导地位产生“积极同意”(active consent),原来就是执政者的败笔,而在这种情况下一再以动员警察、法律和法院等压迫性手段来巩固权位,效果恐怕只会适得其反,招致更大的反弹,而不是心悦诚服地让他继续领导国家。

纳吉下台的日子,真的在倒数了。我们拭目以待、乐见其成。

庄迪澎长期观察及评论本国媒体业、新闻自由与政治变迁,他认为推广传播学教育和媒体识读是新闻自由运动的重要工作,而且只要发言的自由意志仍在,知识分子的声音禁不了。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3273#sthash.UnzdIlgN.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