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的歷史责任

《赤道论坛》2014/11/17 光明日报/评论

~文:戴志强

 

年復一年,华教界吵著同一个课题:关丹中华中学学生未来能不能参与统考?早在去年6月,董总代表大会已经表决不接受关中生报考,除非关中董事部向政府爭取修改了批文。

 

一年多又过去了,关中建好了也开课了,马华和民政党重新入阁了,不必提那个永远都在“爭取中”的承认统考,就连修改一纸批文都毫无进展。

 

儘管董教总的独中工委会学务委员会正在考察和探討关中的办学模式,但怎么探討也好,关中始於名不正言不顺,正名的权力並不在委员会或董总,而在政府。

 

没有人要为难关中的莘莘学子,到了报考的那一年还没拿到正名批文,这些学生自然有其他管道报考,拿到的统考文凭依然受到全世界的承认,关中不能以学生作为“人质”。

 

华社应该反过来以关中为“人质”,藉此向马华和教育部施压,必须重新发出一纸正名批文,董总才能承认关中的独中地位,免去其他60间独中面对二度改制的风险,这才是真正的皆大欢喜。

 

但是,没有人敢向华社承认,批文是不可能获得修改的,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至今,华总会长兼关中董事长方天兴只能“避重就轻”,向董总这个“软柿子”开刀,而不敢向政府施压。

 

既然如此,董总主席叶新田如今突然来一个特大,正好了结这个没完没了的课题。与其等到学务委员会认为关中可以报考,引发另一轮爭议,不如交由全国代表共同决定,结束华社的分裂和对峙局面。

 

如果大家都决定让关中报考,叶新田和邹寿汉是时候下台,把大开山海关的歷史责任交给新人。

 

如果大家都议决必须改批文,华社就该尊重董总的最后决定,重新团结把矛头对外,不改批文不罢休。

 

领袖可来可去,特大並不是决定叶邹的去留或胜负,而是表决董总会不会自开缺口。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个人的恩怨和权力的斗爭,不能驾凌於守护独中的歷史责任,要批叶倒邹,请开另一个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