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中学大学仅设单一源流 董总谴责扎希极端无视宪法

《当今大马》2014年10月20日 下午3点43分

内政部长兼巫统副主席阿末扎希以个人身份建议,我国目前是时候在中学和大学建立单一源流的教育系统,以在求学时期就建立人民之间的团结点。

根据巫统喉舌《马来西亚前锋报》,阿末扎希强调,这只是他的私人想法,而非代表政府或党。

他表示,我国各族之间的鸿沟愈来愈扩大,因为我国的教育源流问题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纠正。

他续指,他同意各族有权学习母语,但是这应该局限于小学阶段;当来到中学阶段,各方都应该接受国民教育。

“请忘掉我们是从哪一个国家来到这里,因为我们现在都是大马人民。你站在哪一片国土,就应该遵从当地的法规。”

巫统领袖促探讨废除华校

他昨日是在国民大学会见大马青年国会成员时,如此表示。

我国自独立之初,就允许多个源流教育制度并存,惟政府和民间一直都有废除华淡小,建立单一源流教育制度,以促进全民团结的声音。

根据媒体报道,巫统八打灵再也北区区部署理主席莫哈末阿兹里在本月初的区部代表大会上,曾疾呼巫统全国代表大会应该探讨废除华文源流教育与学校

他表示,这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华文源流学校已遭到在野党利用,灌输学生对其他族群的憎恨,同时散播种族与反政府情绪。

尽管马华领袖曾就此报警,不过警方在调查后认为,那只是莫哈末阿兹里的建议,不是公开的言论,因此并不含煽动成份,没有构成任何罪行

宪法保障各族自由用母语

另一方面,董总发表文告,谴责扎希的极端和无知言论,并表示深感失望和不满。

董总认为,类似言论反映出代表国家的内阁部长也歧视及漠视宪法,歧视宪法给予各族自由使用母语的保障,可谓是令人震惊的事。

“作为一位内阁部长,连普通的马来西亚历史和宪法保障母语自由使用也不懂,还说要实行中学单元教育系统,实在是国家的不幸。”

董总更指出,扎希此前违反首相兼国阵主席纳吉昨日的言论。后者指出,国阵包括巫统拒绝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国阵政府将会继续推行平衡和中庸的政策,以便根据先贤制定宪法的精神来发展这个国家,最终落实国家的宏愿。

“他提出的中庸理念,关键词是‘平衡’,而对人类而言,要成为开心和完整的人,须在身心上取得平衡,相对在政治上,政治领袖必须拒绝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

“身为内阁部长,也是巫统副主席的阿末扎希是违反了首相提到的中庸精神,企图在巫统大会即将举行之刻抬高身价,制造课题,行径和作为都是违反了中庸之道。”

大马与泰印不能相提并论

董总在文告重申,坚决反对种族同化政策,以及一切对母语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打压。

“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种语文、多种源流学校及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政府的施政应体现这些多元化特点,公平合理对待各族人民,以真正促进国家繁荣进步及国民团结。”

针对扎希举例印尼和泰国的华人不能使用及保存自己母语的姓名的言论,董总也指出, 马来西亚与印尼及泰国的国情及独立情况根本就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马来西亚在1957年的独立是三大民族, 即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等一起争取得来的,而马来西亚在1963年的成立也是靠东马与西马多元民族的同意下达成的,不是靠单一种族就能够独立及成立马来西亚。”

“回顾马来西亚历史,没有多元民族的同意,就没有今天的马来西亚。此外,宪法已经很明确地保障各族的母语,并保障母语是自由使用。”

董总最后指出,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并且正爭取出任教科文组织2015至2019年的执行理事国,因此应该负起对我国各族人民及国际社会的责任,积极支持各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学童一开始上学就应该以母语作为教学媒介,并应尽量将母语的使用,推向教育的更高阶段,包括在中学和大学阶段。”

单一源流促进检讨乃误导

另一方面,教总认为,内政部长阿末扎希指中学和大学需要单一源流制度,以促进国家团结的说法是不成立且具误导性。

根据《马新社》报道,教总发文告说,若阿末扎希的见解属实,那么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基本上都是接受同一种源流国民教育体制的马来友族,是否就不会在政治上分成两个互相对立的阵营?

有鉴于此,教总说,阿末扎希不应把国民团结的责任加诸在学校身上。

“事实上,作为内政部长,阿末扎希更有责任去检讨政府有没有落实公平对待各个族群的施政和国策,因为这才是导致国民团结与否的根本原因。”

多元教育乃马来西亚特色

教总指出,我国各源流小学的学生完成六年的小学基础课程后,除了升上政府中学之外,也有一些选择到华文独中、私立中学,以及国际学校等就读;而完成中学阶段教育后,学生则可以申请进入国内的公立大学或私立大专院校继续深造。

它说,同时有许多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选择到国外留学,包括政府也把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保送到国外大学深造,以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这种多元教育的选择不但没有阻碍国民团结,反而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而且也为国家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是我国在全球竞争中所占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