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论坛》2014-10-19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何为
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属下学务委员会在主任庄俊隆率领之下,44名专业代表团前往关丹中华中学展开被形容为“破冰之旅”的交流与视察,然后将总结报告提呈董教总独中工委会讨论与接纳。
这是董总在关中多次公开强调仿效吉隆坡中华独中办学模式,执意关中学生应该可以报考统考遭拒而引起争议,形成华教界意见分歧,未能达致一个共识与方案解决关中课题的僵局以来,独中工委会学务委员会踏出第一步,探讨实事求是,解决这个死结的可行方案。
关中要申请建立一所独中,却被批为私中,董总发现货不对办,担心影响60所独中这个华教堡垒,统考文凭、当前十万独中生以及未来千千万万华裔子弟的深造出路而不敢“以身试法”让路。
这个做法却遭受自以为是的盲目叫嚣与攻击,被指固步自封,打压关中。
学务委会执行任务
学务委员会代表团到访考察,并不意味着关中报考统考课题就此露出曙光,因为允不允准报考的权力不在学务委员会,而是独中工委会。
独中工委会由董教总代表组成,主席是董总老大叶新田,署理主席是教总主席王超群,这两个头头早已意见相左,看来短期内难以取得谅解,一致决定。
叶新田和邹寿汉没有跟王超群随同代表团前往亲自视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如庄俊隆所谓属于合理,独中工委会既然委派学务组负责探讨,就让他们去执行任务,等待他们提呈报告。不应另作揣测制造更多模糊论调。
该委会此行任务分为两大项,其一是探讨关中办校理念,教学与行政安排,课程与考试的内容,以期实际掌握后,展开进一步研商。
至于是否符合隆中模式、独中体制,相信不能达出结果。
口头承诺站不住脚
问题在其二,需要成立一个“教育法令律师团”咨询小组,根据关中批文及一些与政府来往文件,从法律层面探讨关中是否可以报考统考。
这是关键所在,任各造如何认为统考是属华教主权,无须援引外力解决,殊不在华教长征的崎岖路上,埋下多少地雷,一不小心便会触及而大祸临头。中国有一句老话:“小心驰得万年船”华教是华社千秋大业,统考方实行40年,请珍惜爱护,不容有失。
法律问题一朝不厘清,没有白纸黑字保障,任凭口头承诺,是站不住脚的。
说的人能躭多久?领袖可来可去,时过境迁,秋后算账,谁敢承担?如有诚意,何吝一纸滴墨?
无论如何,关中课题,既有独中学委会挺身“介入”,那么各造至此可以松一口气,不要再“隔空喊话”,更不必执意趁机“切入”
就还华社一个冷静期,等待学务组代表团会得出什么令人鼓励的结果,以免强硬“切入”,切出火花,一发不可收拾。
总之:不要冒险把一株幼苗切入,断送一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