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2014年10月16日 傍晚6点00分

前财政部长东姑拉沙里批评,作为30年前的“致富”方式,“阿里巴巴”陋习如今已被一些土著青年奉为圭臬。
“阿里巴巴”模式意指土著企业家在得到工程后,转包或出售予非土著承包商,以赚取其中利润。
“‘得到股份,卖掉;得到合约,也卖掉’。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甚至是不再被认为用这个快速致富的方式奇怪。”
“更加令人关注的是,这如今成为一些青年的思维模式,并且利用政党来捍卫它。”
只协助超级马来人
他今日出席一场论坛时说:“如果这些群体接管国家,将会发生什么事?”
他继称,新经济政策加上横行的“阿里巴巴”陋习,只是协助“超级马来人”,即“政治精英与朋党”,而不是应该受到帮助的马来人。
“在一些极端的例子,这个群体得到所有便利,无须代价获得资本、执照及各种津贴,以便运作大型生意及在国际竞争。”
“但是,往往在生意搞砸后,这些钱不见了,而他们依然维持其身份、名望和奢华。”
破坏新经济政策目标
他补充,这种寻租方式也被视为是新经济政策无法达到30%土著股权的因素。
东姑拉沙里表示,除了经济代价,这种模式也付出社会代价,即降低马来人的水准。
“阿里巴巴陋习使马来人失去其他人的尊敬,他们被视为在经过多年协助后,依然无法与其他人竞争。”
“一种令人尴尬的印象是,土著企业家被誉为‘一夜间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就是他们只会攀关系,却不懂诀窍。”
他说,要克服这个陋习,首先就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问题,然后避免指责其他。
“我们必须尝试,不要合理化这种陋习,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