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4-10-11 10:32
2015年可以說是國家向“高收入國”目標衝刺的關鍵一年,因為政府將進行稅務結構改革(落實消費稅),以拉近稅收鴻溝,若不成功,高收入宏願就岌岌可危。
所以,首相納吉在公佈2015年財政預算案時,也宣佈一連串利惠中低收入階層的好消息,希望6%消費稅的落實能夠“軟著陸”,在避免增加草根人民痛苦的情況下,讓稅制改革順利過渡。
雖然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不俗,但是老百姓並沒有感受到經濟的良好勢頭,反而是債務節節上升。家庭債務在今年6月再增長9.9%,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6.7%,因此一旦消費稅導致物價失控,家債可能進一步上揚。
政府增加一馬援助金300令吉,能否抵銷消費稅的衝擊,是稅務改革的關鍵,因為民怨會引發政治震盪,帶來變數。
政府在發出一馬援助金時,已經知道它不可能停止,現在逐年增加,再加上其他新增的補貼,政府能否長久維繫?或許建立社會安全網,才是長遠之計。
政府改革稅務制度、進行津貼合理化,是為了確保國家財務的可持續性。
過於依賴石油和天然氣收益,不是辦法,因為油氣終有枯竭的一天,況且大馬不是出口量巨大的石油淨出口國。
而在燃油津貼方面,在2002年,汽油全年津貼只是16億令吉,但是今年一個月的津貼就高達20億令吉。這顯示車輛激增(政府推動國家汽車工業是主要因素)和人口迅速增長,走私活動也非常猖獗。如果不拉近津貼價格和市場油價的差距,政府津貼會逐年大幅上升,在財政上,這也是不可持續性。
但是,政府不能只是關注稅務和津貼的不可持續性,也必須注意,公務員人數增加,所導致的行政開銷擴張的無法長久支撐。
在敦馬哈迪下台時,公務員人數是80萬人,但是現在卻增加到152萬人,而且人口增加,人民對政府醫療、教育及治安的需求上升,按照政府現有的規劃,公務員將有增無減。
內政部長日前就披露,為了更有效的打擊賭博活動,內政部計劃成立“第三特別部隊”,額外增加200名警員。
此外,教育部培訓大量教師,也必須增添位子,來安置他們。
公務員增加的結果是薪酬激增,這方面的開支今年是636億令吉,佔2千177億令吉行政開銷的29.21%。明年的情況更糟,薪酬開銷增至656億令吉,佔2千234億令吉行政開銷的29.36%。
其實,國庫除了負擔公務員的薪酬之外,還必須支付公務員的退休金及他們與家人的醫藥費。
在2011年公佈的數據,過去10年60萬名退休公僕領取了655億令吉的恩俸金和退休金。
現在政府計劃在明年提高國會議員薪酬,調薪事小,但是必須考慮議員們過後所領取的恩俸金和退休金。小市民沒有這些終身福利,這是民間對議員加薪反彈的主因因素。
公務員人數不受控制,導致行政開銷佔總開支的81.6%,蠶食了發展開銷,而且政府今後在調整任何公務員福利時,包括分發花紅,都是一大筆開支。
這在財務管理上也是不可持續,國陣政府不能因為政治考量,而讓行政隊伍持續膨脹。
國家財務就如一盤賬,應抑制不合理的開支,避免它們變得黑洞。明年的預算案有沒有做到這點,大家都心中有數。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