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壽漢‧董總在夾縫中生存壯大

《星洲日报》2014-10-03 09:40

以下是我回應隆雪華堂會長陳友信文章的第二部份:(六)關於說到公民意識和學校的硬件提昇問題,這一點恰恰是董總最具優勢最值得誇耀的地方,多年來董總一直是致力於發展大馬多元文化的教育,努力維護華教的獨立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從不間斷的籌募款項建校和提昇硬體設施的標準,力求與國際接軌。在國家政策對華教局限的情況下,自謀出路努力突破,雖有鬥爭成份,但更多是分擔了政府的責任,加強了政府和華族的溝通,維護了民族間的團結。無奈由來已久的制肘於資金匱乏,儘管如此,全國上下的華校仍然有近10萬人的友族學生,這難道不是開放,不是包容,不是多元,不是公民意識的最好體現嗎?

按陳會長的理論,試想無論是讓國中裡入滿了華人學生還是華校無限額的開放給印巫裔學生,先不論教學媒介語是甚麼,這無疑都是純粹的單元教育,不是嗎?那麼爾等究竟是以捍衛華教為目的,還是誓死顛覆華社及整個華教系統為己任呢?華校在董總的領導下秉承三語並進的開放教學,至於軟硬體建設,百年來華校都沒改變和停止過致力於提高水準以及和國際接軌,無奈僧多粥少,出錢出力的始終少於出力出聲的,所以要按社會力量捐款的數額量力而行。倘若魏,方,陳肯捐出億萬身家無條件的支持華教,董總萬分樂意視馬首是瞻,跟隨你們大力提昇全馬獨中的硬體設施。

(七)再來談到獨中的軟體設施,多年來董總同樣從未停止過,通過交流培訓等措施來提昇學術,教學和師資的品質,這也同樣是受到資金的制肘。儘管如此,董總也從未放棄在爭取申請政府承認統考文憑方面及堅持在調整改進教學系統,提昇現有師資水平,廣納賢士和宣教等方面的努力。教育是百年大計,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理想事業,是一個靠傳承傳統文化的接力棒的事業,是要靠勇氣,理性和良知永續堅守與發展,生生不息。而不是某些人的保護傘和防曬霜。

(八)董總一路走來,的確是在夾縫中生存,可喜的是隨著肢體的不斷壯大,夾縫也在不知覺中拓寬,關中的出現恰恰證明了董總一直以來致力傳承的結果,使原本國中畢業的學生也加入到維護華教的行列裡來。

但是最困難的恰恰是來自於自身長大後的肢體的不協調,也就是內部人為製造的夾縫,使原本就有待提昇的大環境變得視線模糊了。目前亟待改善的是兩大關鍵問題,努力拓寬辦學資金的來源渠道和開拓適合就業需求的證書文憑課程及專業,一方面努力籌款,一方面改善捧著金飯碗要飯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創新固然可取,可是不等於可以蠻幹硬幹,無法無天,意氣用事的幹,魏,方,陳想開拓新思維探求非營利私立學校的新模式,無疑是值得鼓勵的,但新模式不可以凌駕於法律,不可以飲鳩止渴以毀滅自己為代價。董總恰恰堅持的是這一點,那麼部長和會長們這種霸王硬上弓,單憑口頭承諾,找夾縫求生存的鬥爭模式,這不就是你們一直大力批判的董總的腐朽的舊模式嗎?

董總都拋棄了,你們這股新力量又是何為呢?是否有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拉大旗作虎皮之嫌呢?

本文未發表之前,陳會長又迫不及待的發表了另一篇〈初探關中解決方案〉的文章。感歎陳會長果真無限喜愛反芻他人的“飯菜”,就他此篇文章所探討的所有課題,諸如:關中的體制問題,變通的解決方案等,早在月前董總就“關中與統考”和“董總發言人機制”的會議上已經清楚說明以及徹底的論述了(詳見YouTube),為甚麼又一次慌慌張張的穿上別人的衣服上場了,還自詡是新設計,把一個由華社捐款而內核是國中體制的中學,冠以私立中學的名字,已全面體現了華社對關中的包容,體諒和支持,何必還在自現瘡疤的詭辯甚麼非“變種國中”,“私立國中”等。

董總的立場很鮮明,觀點很明確,原則很堅持,方法很清晰,即獨中體制不可以被顛覆,無論披著怎樣華麗的外套,都不可以蒙騙過關,更不接受陳會長有關伊斯蘭運動組織(IKRAM)所成立的私立宗教小學的“比如”,這又是一個非同類項的對比。敢問陳會長你是否處心積慮的埋葬我們華教事業的過去和未來?

(回應陳友信會長的論見,二之二)(星洲日報/華堂論見‧作者:鄒壽漢‧董總署理主席)

 

附:【相关文稿】- (1

 

初探统考新定位

 

《赤道论坛》2014-09-28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陈友信

 

探討独中的未来走向,就免不了需涉及独中统考。从1962年至1974年,华文中学或华文独立中学没有一个特別为它们设立的统一考试,各校自己办毕业考试和颁发毕业证书。

 

独中既然是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自然需要一个华文考试来检测其学生的学术水平。1973年底,《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的发表,为华文独立中学確立了明確的办学路线和方针;而举办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更是1973年《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的一项重要建议。为贯彻《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董教总设立了董教总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在工委会下设立了统一的考试,让华文独立中学初中三和高中三的学生报考。

 

董总考试局的两大任务:一是举办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另一是建立与推行完善的统考评鉴管理制度。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统考文凭完善的考试制度,以及其学术地位的建立,已然受到许多欧美纽澳等国的著名大学所承认,特別是世界排名领先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更是每年以优渥的奖学金“利诱”统考优秀生到该国就读。

 

统考:从校內考试走向公开考试当年林晃昇、沈慕羽等华教先辈在时任教育部长马哈迪的公开威逼下,挺直腰,不惧囹圄的威胁,坚持创办独中统考,有勇有谋地突破独中的瓶颈,奠定统考的合法地位,建立华教运动持续前进的坚实基础。

 

所谓“统考是內部考试”的说法,实际上是当年政府试图限制华教的一种说辞。当前一些华教人士却作茧自缚,把说辞当定理,把不合理限制的“统考是內部考试”,当作是独中的保护伞,划地自限,甚至发出各种谬论。

 

其实只要对比剑桥校外考试机构的发展史,就能釐清此类保守言论的封闭性。今天的剑桥考试局是独立於剑桥大学的考试机构,它甚至也提供各类校外学位课程,此举並没有对剑桥大学的校誉及招生產生负面影响。独中的优势必然是其中华文化特徵及素质教育。全国有大约三分一的独中生在高二考完SPM后便离校深造,这虽有损华校的教育整体性,但却是有关家长及学生的意愿,学校除积极宣扬高三课程重要性,也得无可奈何接受这现实。而不少没修读高三的学生向来也以身为独中生而自豪,一样饮水思源。

 

独中的优势肯定不会仅是统考的机制及受承认度,同样重要是其积极校园文化、人文素养、中华文化特徵、尽责师资及优良现代化教学设备及硬体建设。

 

统考是否是时候转为公开考试,该探討的是下列两个重点:(1)董总考试局对统考作为公开考试是否做好准备?是否有这方面的规划和进程表?特別是应对国际专业化的考试要求。

 

(2)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是否有条件向世界,特別是东盟邻国,推荐统考机制,並和当地华教机构进行磨合工作?

 

国际化的统考隨著中国的崛起,华文和中华文化的地位已不同往日。目前统考应有条件逐渐发展成国际的华文会考,並成为世界认可鉴定华文水平的公开考试。此举將有助於带动华文学习,成为国际上普通用语之一,同时国际社会也確实需要符合中文水平鉴定的“中文会考”。

 

统考的未来发展,可以朝向走出国门,踏足国际的长期目標,成为国际性以中文教学媒介的中学会考及大学预科课程。目前拥有统考文凭的学生都可豁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而直接入读中国及台湾的各个大学,这显示统考的华文水平早已受中国及台湾的认可。至於高中统考文凭,更已受欧美不下数百所顶尖大学接受为入学標准。

 

对比台湾的联考,中国的高考,独中统考在世界的认可度更高。

 

统考国际化,对董总跨入世界的教育与学术舞台是有利的。儘管我国政府尚未承认统考文凭,但当高中统考已经获得国际学术或教育机构认定其为进入大学的重要鉴定考核標准时,政府到时或许也不得不放下政治的考量,来迎合学术无国界的客观事实。当统考成为国际化的考试后,政府就將面对如何在承认並也举办统考的他国前“自圆其说”的苦衷。

 

放眼未来,董总考试局必然要继续提昇其考试的管理、鉴定、批阅、审核、发佈等的制度化作业,以便为其国际化做严谨的学术把关。当国际上把统考列为国际考试的一环时,大马的声誉以至於董总的学术地位,必然在国际上大为提昇。

 

(星洲日报/华堂论见‧作者:陈友信‧隆雪华堂会长)

 

 

附:【相关文稿】- (2

初探华教再出发

《赤道论坛》2014-09-27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陈友信

 

华教运动面临现世代的挑战,要在坚守华教核心价值中寻觅新道路开拓新境界。就这方面而言,我们不得不在自我反省中爭取突破。无人能讳言,今天的华教运动確是比不上林晃昇时代那样“身处艰难气如虹”。目前华教运动领导分裂,既缺乏兼听则明的包容胸怀,又欠缺领导魄力与魅力;加上人才涣散,处境堪虞。

 

归根结底,现今的华教领导是坚守原则有余,突破创新不足;或者说“提倡有心,创造无力”。我斗胆剖析两种思维状態。

 

一、强烈的民族意识经歷多年来政府单元思维的压制及不公平对待,华社產生了民族悲情,这无可厚非,更是正义兼正常反应。在80年代,林晃昇等人领导华教从民主人权角度提昇斗爭层次,进而尝试以问政方式寻路,经歷和接受三结合的失败,知难而进,转而倡导两线制,当时虽不见功效却也奠下如今政治两线制的理论基础,更以事实阐明华教困境的终极解决方案,在於两线制及政治制衡的落实。

 

今日新一代处在网络时代,思维模式比较多元,不轻易接受民族意识的动员论述。这些网络世代趋向世界公民意识,追求公平合理的大原则,讲究素质绩效。我认为华教必须儘快梳理新论述,不只从宏观上强调母语学习的有效性,更得詮释先进国家包容多元开放教育理念。我国华教既得重视中华文化的熏陶,更得突出华教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证,成人成才的理念確是强调了人文素质兼顾实务的求学就职需求。

 

在这个教改领域(包括校园文化的塑造,统考的永续改进等),都不是个別表现突出的华校所能独善其身,单身前进的。

 

二、围城心態与蓝海思维不少华教工作者常说“华教运动的成功就是在狭缝中挣扎生存並成长”。挣扎生存必须自力更生坚守原则,但要续持成长就不能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国际多元开放思维风行於网络时代,中国的崛起也提供华教成长的有利客观条件。国家面临政治两线制新局面,政经文教进入转型改革的阵痛,国內单元思维和宗教种族极端分子瞭解其横行时日不多,故倾全力做垂死挣扎,其所发出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置此非常时刻,华教工作者切忌围城心態。相反的,应专注於三大突破点,即:(一)跨族群合作动员、(二)国际化行动、(三)將华教的华裔属性提昇至全民教育,让华小成为我国多元开放教育系统中可供各族人民选择的教育系统之一。

 

当国家认为以国语为教学媒介的教育制度应是国民的首选,我们应以攻为守,提供华教为国民的选择之一,这是符合我们多元教育原则的。环顾全球,確也有不少国家是让不同媒介语的教育体系共存共荣的,如比利时的三语並存,瑞士的四语並存。只要国语作为共同沟通语必须在不同教育体系內成为必修课,各体系推动相同重点的课程纲要,再加上强化各源流学校学生共同的课外活动及各种交流的安排,这不正是我国多元教育工作者可努力的方向吗?

 

相对於围城心態的保守封闭,蓝海思维或是目前华教工作者更宽广的出路。就以非营利私立学校为例子,也有值得华教人士重新探索和借鉴。

 

目前许多人以为绝大多数的私立学校都是营利导向、高收费的,其实不尽然。就以我国伊斯兰团体IKRAM所开办的39所宗教私立中小学(学生总数近两万人)为例,这些都是非营利学校,採纳国家课程纲要,另外附加本身规划的宗教课程。如我国早期的教会学校及独立中学也都是非营利的学校。

 

非营利私立学校在我国若被允许,除国家教学纲要外,也可以教导独中课程,这或许是华教运动过程中不应自我放弃的契机。当然,华教运动的主要和终极目標仍然是爭取政府制度化增建华校,要求政府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各源流中小学,包括承担各源流学校的行政与发展经费等。非营利私立学校也应得到一定的官方资助,我们可以借鉴台湾民办教育的一些做法,即民间自主经营,但政府提供一些援助。

 

小结眾所周知,华教在本国依旧面对种种不合理、不公平的待遇。儘管如此,华教的发展並未就此止步。提出华教再出发,是一种主动和前瞻性的思考,审时度势,善用大小环境的契机,主动规划和执行,为华教开拓更为广阔的前路。

 

(星洲日报/华堂论见‧作者:陈友信‧隆雪华堂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