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依赖外劳积重难返

来源:每日蚁论  2014年7月17日 上午 10点00分

直言不讳: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最近说,为了保留槟州街边小食的“原汁原味”,州政府考虑禁止小贩让外劳掌厨,违例者将吊销执照,结果招致非议。

来源:每日蚁论  2014年7月17日 上午 10点00分

暂且不谈林冠英突发奇想的点子是否“知易行难”及是否歧视外劳的问题,餐饮业大量聘用外劳已是客观事实,也不是槟城独有的现象,雪隆的许多咖啡店小贩档口都是外劳在掌厨

从前的小贩无法“分身”,只能守住一个小档口,投入心血经营,用一生熬出一锅好汤头。如今,由于外劳薪资低廉,“生意头脑”好又有赚钱大志的小贩因而“分身有术”,能以“连锁”方式经营熟食业务--在多家小贩中心或咖啡店租下档口,聘请外劳打理不同的档口,本身只需负责采购食材、接送外劳和数钞票。

外劳的工作准证有期限,每几年就换一批人(甚至可能因其他原因,每几个月就换了一批人),能花多少时间和愿意花多少心力钻研厨艺,抑或只是照着雇主教导的烹饪步骤(标准作业程序)按图索骥,煮不出“味道”?也许很多人都不愿意公开讲,以免引起公愤,但外出用餐时私底下难免都会抱怨:怎么找不到一档本地人掌厨的档口啊?

这种抱怨不尽然就是对人或对外劳的歧视,而仅是对食物口味的不满足;就如本地人经营的台湾美食店、日本寿司店或韩菜餐厅,只要你在那些国家试过这些餐饮,可能就会觉得这些本地人经营的外国餐饮店根本就“有名无实”--马来西亚风味的XX餐。

喜欢与否,马来西亚已是一个处处依赖外劳的国家。若说此现象“不好”,这是政府种下的“因”。我非常不同意,每每提起控制外劳人数或应聘用本地人时,雇主们(包括小贩)就爱说:本地人薪金要求高云云。

此说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剥削的心态,底子里就是要找“便宜好用”的员工,实现成本越低、获利越高的终极目标。抱怨本地员工薪金要求高的商家们扪心自问,假使你是受薪劳工,给你外劳的薪资(甚至可能外加几百元),你养得自己吗?(更别说养一头家了。)

政府种下的“因”,终究还是得政策介入去解决。就如交通阻塞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爱买车,却不正视政府没做好公共交通的事实。

在马来西亚,买车养车的成本很高,但是使用不便利的公共交通,往往成本更高,尤其是对一个家庭而言。两者相比,买车就成了首选。

依赖外劳的问题何尝不是如此?若说对小贩和中小型企业业主公平一点,时下(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经商成本太高了,唯一能省的就是人力成本,于是首选外劳,而不是本地人。这不是没有恶性循环的,比如说,本地商家就反对“最低薪金制”平等实施于外劳;这个差别待遇,导致原来是要保障劳动权益的政策反而损害了本地人的就业机会。

林冠英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手段,当然行不通。纾解各领域过度依赖外劳的问题,联邦政府有意愿制订有效的新政策,只是其中一项必要条件,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了,牵涉整个政治体制的廉正和经济体制的改造等,但以马来西亚的现状而言,恐怕国阵政府并无此意愿和能力。对此问题,我是悲观的。

庄迪澎长期观察及评论本国媒体业、新闻自由与政治变迁,他认为推广传播学教育和媒体识读是新闻自由运动的重要工作,而且只要发言的自由意志仍在,知识分子的声音禁不了。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14316#sthash.tlLDj2cj.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