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乌克兰峰回路转

  • 席亚洲席亚洲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 2014-08-31 10:20:18

两周前,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专栏曾说过,潮水退去前,谁也不知道哪个泳者没穿泳裤。本周,乌克兰的潮水开始快速退去,乌克兰政府的“隐私”立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普京在东乌克兰的妙手

本周,乌克兰反政府武装全线反击,不仅将兵临卢甘斯克城下的政府军击溃,而且已经打下亚速海滨重镇亚速尔斯克,他们宣称将继续向马里乌波尔进军。同时,乌克兰数个“志愿者战斗营”在俄乌边境被围困,处境悲惨,连普京都出来说要求民兵开放一条“人道主义通道”。而在短短一周前,乌克兰政府还在连连发表“胜利战报”,8月17日,乌克兰政府甚至宣称“一天内占领卢甘斯克”,已经“进抵顿涅茨克郊区”。

8月23-28日东乌克兰战场形势图,蓝色标识为政府军被包围的位置

(点击大图查看)8月23-28日东乌克兰战场形势图,蓝色标识为政府军被包围的位置

局势何以仿佛一夜间急转直下?不少人把事情与俄罗斯23日下令“人道主义救援车队”进入东乌克兰联系起来,NATO甚至发表了“俄罗斯军队行军纵队”的卫星照片,称俄军携带大量重武器进入东乌克兰,参加战斗的俄军人数估计为1000人左右。俄罗斯则否认此事。

不过,东乌克兰民兵痛快地承认有4000名来自俄罗斯的“志愿者”正和他们并肩作战。

根据各方的态度,我们大致可以判断,俄罗斯增加援助力度显然是东乌克兰民兵转守为攻的重要因素。

俄新社昨天报道称,一个黑客组织获取的一批乌克兰政府文件显示,乌克兰政府军在最近几天的作战中丢失了大量重武器。报道称,其中估计包括79辆T-64坦克、94辆步兵战车、数十辆装甲输送车、24门BM-21火箭炮等。这些装备几乎完好地落入民兵武装之手。

除了经常在“被缴获”名录上出现,乌政府军的T-64BV坦克在战场上并无建树

 除了经常在“被缴获”名录上出现,乌政府军的T-64BV坦克在战场上并无建树

同时,民兵武装宣称,在对乌克兰政府军进行反击的过程中,其正规军部队几乎一哄而散。而担心遭到报复的“志愿者”营往往会成建制突围而去。

根据上述信息,结合前几周对乌克兰战局的分析,我们可以再做进一步解剖。

正如前文所述,乌克兰政府军现在实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征募来的“志愿者”,这些部队主要由来自西部利沃夫地区“年轻”、“西方化”的乌克兰人组成。这些人虽然作战勇敢,却不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战争机器,坦克、火炮、导弹等重武器还是要由正规军来操作。

但乌克兰正规军在这场战争中士气低落,“迷迷糊糊”的,不知为何而战。大多数时间中,他们似乎被打散,以连排级规模加强到“志愿者”部队中担任支援任务。民兵武装称“围困”的几个“旅”,就是乌军主力部队。他们得到正规军装甲部队的支持,加上火力优势,虽然不够灵活,但缺乏重武器的东部民兵很难阻止他们推进。本周成为新闻焦点的索尔墓园的坚固阵地,也没有能够挡住政府军的猛攻。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部队就能在东部民兵的地盘上横冲直撞,他们的攻击能力很快就会随着燃料、弹药的消耗而降低。

现在东乌克兰战场并没有明确的敌我战线——双方都没有那么多部队来维持连续的战线。因此深入民兵控制区的乌军“精锐部队”背后的后勤补给线非常脆弱。很多照片和视频显示,双方的大量战斗都是伏击战和阻击战,围绕着在公路上以“一字长蛇阵”排列的补给车队展开。由于政府军缺乏有效的机动作战兵力清剿补给线周边地区,深入民兵控制区的乌军部队往往很快陷入粮弹不济的困境。

但民兵也缺乏消灭后路被断的政府军大部队的能力,如果他们集中兵力突围而去,民兵无法阻挡。

乌政府军总是沿公路高速“推进”,所以一旦被打掉头尾车就会陷入“包围”  

乌政府军总是沿公路高速“推进”,所以一旦被打掉头尾车就会陷入“包围”

但是乌克兰政府为了政治目的,命令这些失去推进能力的部队就地坚持,一厢情愿地认为通过空运可以维持这些部队,无疑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送。在东乌民兵实力得到增强后,这些互相脱离联系、被分割围困的部队陆续崩溃。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仍能较为完整地突围而去。

而在俄乌边境被围困的,是纯“志愿者”部队。他们作战更加“勇敢”,因此推进得比所有友军都远,结果被围困得也就更彻底,以至于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围。由于担心遭到报复,不敢向民兵投降,自然处境悲惨。

可以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其实已经酝酿了一个月左右。只不过由于双方混乱的战报,直到本周战况逐渐明朗,外界才得以看清。

那么,战况接下来会走向何方?已经扭转不利战局的东乌克兰民兵武装是否会进军哈尔科夫,甚至杀向基辅?

笔者认为这可能性不大。最根本的原因是,普京目前提供的援助力度还不足以支持他们进行这样的作战。乌克兰正规军目前在兵力、重武器方面仍占据优势。民兵如果进攻哈尔科夫、乃至基辅,无疑要发生更大规模、更高烈度的全面冲突。普京已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支持一场大规模作战。也就是说,这种可能性几乎可以排除。

近年来,俄罗斯在处理其周边安全问题上已经形成一套战法,从车臣到格鲁吉亚,屡次上演:首先在这些国家内部寻找和培养亲俄势力,逐步整合这些势力,一旦他们被证明可堪大用,就向他们输血,制造一个事实上的“自治”区,由他们与反俄势力对抗。而俄罗斯自己则站在背后,除非形势失控(如格鲁吉亚进攻南奥塞梯),否则不轻易直接出手。

这一“手”实际上已经引起多国担忧,尤其是波罗的海三国,他们境内都有为数不少的俄罗斯族居民,且民族矛盾尖锐。如果俄罗斯如法炮制,他们马上就会处于内战边缘。这种恐惧,也是美国28日宣布向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派遣坦克,向他们表示支持的原因。

美国对俄罗斯的这些做法并不会真的感到意外。去年美国的“未来30年趋势”报告中就提到,随着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复苏,在处理对外关系上,俄会更倾向于使用武力或颠覆手段。

俄罗斯最近处理对外问题看似富有攻击性,但不要忘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这些可都是当年苏联的本土,乌克兰甚至都可以算是苏联的战略纵深了。在这里发生战争,怎么看吃亏的都不是西方国家——他们把俄国大熊逼入墙角,早知道熊掌会拍过来。西方因此“机智”地把东欧倒戈的“新欧洲”推在前面,波兰、捷克、波罗的海国家,当然还有乌克兰。普京被逼到绝境之后的这一轮反击,看起来拳拳到肉,实则伤的还只是几个前台的小丑。真正的幕后老板们,正笑着呢。

改变我国陆军战术的小导弹

本周,中俄哈吉塔五国精锐部队聚集在今年成为媒体焦点的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和平使命2014”演习正式实施。正如观察者网上周军评所言,这次演习是上合组织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向其他成员展示自己的最新装备。至于具体的战术战法似乎倒是中规中矩,无甚新意。

演习设定的场景是,一支2000人的恐怖集团占领了朱日和演习场里的一个山头。这个恐怖集团不仅有坦克、装甲车、炮兵,甚至还有“轻型飞机”。中、俄、哈、吉、塔五国联合的装甲部队受命消灭这些恐怖分子。

具体的突击队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在中间,俄军负责左翼,哈吉塔三国的装甲部队则从右翼展开,其中哈萨克斯坦的部队在前,吉尔吉斯、塔吉克的装甲车在后面接应。

从这队形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国参演部队的实力。

这是一次标准的攻高地演习,99式大改坦克在演习中高速冲击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令人不由联想到不久前的“坦克两项”赛,若是把表现中规中矩的96A坦克换成99A坦克,是不是会轻易夺冠呢?至少看着俄罗斯远东军区的T-72B和BMP-2步兵战车,感觉真是时过境迁。

解放军第38集团军装备的新型99式主战坦克

解放军第38集团军装备的新型99式主战坦克

相较99大改、直-10、直-19、WZ-502改步兵战车这些明星武器,AFT-10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新型履带式模块化火箭炮由于在演习中露面的镜头不多,似乎被大多数媒体所忽略。这里我们也来查遗补缺一下。

AFT-10反坦克导弹,是一种类似德国“独眼巨人”的光纤制导多用途导弹。这种导弹可能会给陆军的战术战法带来不小的变化。

在现代条件下,10公里射程听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如果了解现代坦克部队的作战队形,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微妙的射程。它不仅可以远距离打击敌人坦克,更可以攻击敌人浅近纵深的各种目标。比如,现代战争条件下,自行火炮部队一般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在战场监视雷达根据炮弹飞行轨迹测出敌人炮兵阵地位置后,我方炮兵的还击往往会落空。如果用AFT-10导弹,就完全可以利用“发射后锁定”方式,这相当于把导弹变成短程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对刚刚离开发射阵地的敌人炮兵部队进行追踪打击效果很好。同样,敌人的野战防空系统、战术指挥部都可以成为“AFT-10”的攻击目标。日本也有一种类似的导弹,称为96式多用途导弹“重马特”,不过它的射程只有8千米,不如AFT-10。

另一方面,AFT-10的射程还不如以色列“长钉ER”导弹,据称因为将导弹与发射车的通讯方式改为无线电数据链,“长钉”大大提高了射程,可以打25公里。

这看起来当然很好,扔掉光纤后导弹不仅可以打得更远,而且飞行速度也可以提高(目前AFT-10全程飞行要3分钟左右)。但以色列面对的孱弱对手没有对抗能力,这种方式或许还可以一用,如果面对强敌,恐怕就没有那么好使了。

AFT-10之外,还有一种采用二代中型多用途底盘的新型模块化火箭炮出场。这种火箭炮此前也已经露过面,它将取代现役的89式履带底盘的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从外形上看,发射车接近美国M-270火箭炮,不过它配备的火箭口径比后者小了不少,为122毫米和220毫米两种火箭弹。

模块化火箭炮的最大优势是再装填速度快,改变了以前火箭炮再装填速度慢、火力持续性差的缺陷,是未来各国火箭炮发展的趋势,俄罗斯计划取代“龙卷风”的新型火箭炮系统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

在笔者看来,这种火箭炮出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展示我国新一代陆军武器装备的全貌。目前只有38集团军优先实现全面换装,从坦克到步兵战车,从火箭炮到自行高射炮,都换成了我军最先进的型号。从装备上看,38集团军甚至已经压倒美国陆军的重装部队——美军目前没有装备性能优良的野战防空装备;而俄军目前没有性能接近99式的新型坦克;英国的莱茵军团已经解散;至于日本的第七装甲师——他们刚刚进行过今年的“富士火力展示”——与世界先进武器装备发展脱节几十年,苦于闭门造车,光是看看“10式战车”开炮后急停这样奇怪的“战术动作”,就可以知道日本陆战装备与中国有多大差距了。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xi-ya-zhou/2014_08_31_262428_3.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陈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