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党选,马华特大

《星洲日报》2013-10-22 08:11

巫统党选落幕之後,华社的焦点转向马华特大,从中嗅到了这两大政党此消彼长的讯息,可谓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巫统今日的声势,虽然比它全盛时期已有所褪色,但它毕竟还是国家政治的主干,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攸关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和前途。因此,这次党选尽管最高的两个党职没有竞争,但3个副主席职的竞选,依然牵动民心,因为在巫统的历史上,副主席不只是党内第三把手这么简单,而是有其更大的意义,即未来的首相,很可能会在这三人之中产生。

巫统党选同样离不开权争这回事,综观其选举过程,也仍有不少缺失,特别是种族言论的泛滥,令人忧虑之余,不免失望至极;但从政党民主的实践而言,今届的巫统党选,却有不少可以让他党引为殷监的参考之处。

巫统党选最大的改变,是把选举从中央代表制改为直选制。这被视为巫统党内民主的一大跃进。不过,这种仿效美国总统选举制的所谓“直选”,并非完美无瑕。

把投票权下放给区会党员,由党员在区会直接投票选出他们心仪的人选,胜出者即掌握区会一票,这种投选方式,确实可以减少派系操控的色彩,但却出现了得多数票者未必得天下的“不民主”现象。因此,慕克力的总得票虽然比希山慕丁多出逾500张,但却以8张区会票之差被後者挤下马,就如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一样,戈尔虽然得了大多数票,却因输了选举人票而把总统宝座拱手让给布什。慕克力的际遇和戈尔如出一辙,都是败给了选举制度。

与巫党党选的严肃性、重要性和受关注度相比,马华特大无疑黯然失色,完全不在同一档次上。

马华的特大,由始至终都是争议不休,如同一场意气之争,甚至在最後一分钟还出现社团注册局出面劝说马华撤回“谴廖”提案的变数,引发干预之说。

无论如何,特大还是如期举行了,4大提案表决的结果,两大提案被否决,两大提案获通过。对此看似“双赢”,又看似“双输”的乱局,蔡廖两派固然可以各自表述,或者自鸣得意,但明眼人却心照不宣,明白特大不过是马华这一轮权争的序幕,12月的党选,才是两派真正一决胜负的大战场。一个曾经辉煌的政党沦落至此,让人看不到它的未来,实令对它仍存一线期望的党外人士和华社不忍卒睹,摇头再三!

(星洲日报/星•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