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今大马》2013年12月18日 中午12点00分
沙登医院频频发生天花板坍塌事故饱受抨击,但根据玛拉工艺大学(UiTM)的一项研究报告,政府的工程采购方式可能造成更多的公共工程纰漏,包括4家医院都可能中招。
这份报告是由该大学的5名研究员于2011年共同完成。他们是哈尔雅迪(Haryati Mohd Isa)、法祖(Padzil@Fadzul Hassan) 、马斯尼占(Masnizan Che Mat)、扎丽娜( Zarina Isnin)和祖基菲礼(Zulkifli Sapeciay)。
他们在新加坡研讨会发布报告时指出,他们所估计的豆腐渣工程,还未计算使用相同模式建造的教育设施。
报告说,这套采购模式,将导致政府往往需要“相当大的一笔款项”来修复工程。
一个价钱包办所有
这套模式被称为“设计与建造”,意即一个承包商将以一个价钱,一手包办整项工程的设计与建筑。
报告显示,许多出现问题的政府工程都采取了未达标准的“设计与建造”方式,以允许一个财团依据总花费,全权负责设计与建筑的工作。
“基于问题严重,教育部在2005年至2010年的第9大马计划底下,已经停止使用‘设计与建造’的方式。”
“卫生部也不满意这种政府采购方式,尤其是在工程完成后发现存有许多纰漏。他们还警告,将来都不会接受拥有相同工程问题的医院。”
包办采购医疗设备
以沙登医院为例,承包商是Ranhill 集团的子公司Ranhill Civil 有限公司。根据Ranhill集团的2004年度报告,该公司负责医院工程的设计、建造乃至包办采购医疗设备。
沙登医院是在2005年12月启用,但在2011年1月即发生第一次天花板坍塌事件。迄今为止,该医院至少发生7次坍塌事故,而这些事故都是在两年保用期限的4年后发生。
由于公共工程局正在彻查这些事故,Ranhill拒绝回应。
责任期完前有纰漏
玛拉工艺大学的报告并未点名4家可能会发生工程问题的医院。研究发现,这些医院甚至在工程缺陷责任期结束前,就已出现许多工程纰漏。
报告指出,其中一家医院因为差劲的工程,包括水管、防火系统和通风系统故障,导致医院出现高达8518个纰漏。
另外一家医院则因为使用品质低劣的建筑材料、糟糕的设计和建筑水准,导致至少6261个工程纰漏,当中包括屋顶毁坏和建筑出现裂痕。
至于第三家医院,则同样基于差劲设计、建筑和材料,拥有5473个纰漏,包括医院的厕所设备不完善。
第四家医院则拥有2743个建筑纰漏,多是因为建筑方面的问题,导致天花板、墙壁、地板和门品质不佳。
对此,5名研究员在报告中促请相关单位彻查,“设计与建造”的工程模式是否有效。
合约条款含糊挨批
研究发现,尽管承包商最终都会“清理手尾”,修复这些工程纰漏,但政府与承包商签订的合约往往非常“含糊”。
其中一家医院的高级经理就表示,建筑设计图和完成品有所差异。
另一名医院经理则质问,为何承包商没有出示书面保用期的证明。
这是因为,根据工程局网站为负责“设计与建造”的承包商所列出的规定,若承包商没有符合合约义务,政府有权利扣留履约保证金。
该规定的其中一项条例也阐明,一旦承包商、其员工,或者分包商贿赂公务员,政府将终止其合约。
然而,总稽查司曾指出,共有83项政府计划搁置,但政府目前只收回大约一半的履约保证金,也就是11亿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