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
一、介绍毛主席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的一些精辟论点
首先,介绍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的一些精辟论点:
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2、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3、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4、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这并不是他在行动之前不留心计划,而是他于计划之前不留心了解社会实际情况。
5、认真做好社会经济调查,这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明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情况。我们调查所要得到的结论,是各阶级现在的以及历史的盛衰荣辱的情况。我们调查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解剖各种社会阶级,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明了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然后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
6、正确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 “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
二、心系人民,脚踏实地
心系人民,脚踏实地,就是必须认真做好调查研究,认识我国的社会状况,它的过去和现在,出现的新变化,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以及在地缘政治发展趋势和全球化国际大潮中,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发展自己,造福人民。
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原则是以民为本,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依归。在推动社会改革运动中,我们必须时时想到我国人民,认真认识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要求,认真研究我们为之奋斗的这片土地的状况和特点,坚持立足本国,从我们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在过去的革命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中,由于经验的局限,也由于我们对本国国情没有深入了解,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做得不好,往往比较多照搬外国经验和做法,比较多照搬本本,使我们的工作遭受挫折和失败。这是我们必须深刻总结和吸取的教训。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我国实际状况和国际大环境中,如何推动我国的社会改革运动呢?
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觉得务必做到心系人民,脚踏实地,认真关注和研究如下一些特点:
一、我国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是世界各主要文明,例如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以及原住民的山地文化、岛屿文化汇集的地方。多元文化是我国的特点和优点,也是我们的弱点。民族间的差异,过去被殖民统治者分化利用,如今以巫统为核心的统治集团仍然继续推行种族主义政策以维持其统治。
二、我国地处亚洲快速发展的地区,是东盟的重要国家,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各种国际势力都在积极活动,施加影响,为他们自己的利益改变我国的发展方向。迄今为止,我国基本上还是保持比较中立的态度,不倒向那一边,但却沿着区域融合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奉行的是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决定国家命运的力量有多方面,除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力量,还有执政集团的力量以及军警、马来统治者的力量。迄今为止,在马来西亚还没有军警直接干政的实例发生。马来统治者势力则由于它不像其他国家那种单一世袭家族,而是王位由9个州的马来统治者轮流分享,加上被马哈迪当政时的打击和削弱,马来统治者更多的是参与经济利益上的争夺,它不具有像泰国等国皇室那样崇高的权威。因此,决定我国命运的力量主要是人民群众和通过定期选举票选上台的执政集团。如果执政集团能积极推进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平等对待各民族、缩小贫富差距,施政廉洁公正,那么这两股力量的矛盾就比较缓和,社会就比较安定,政局也会比较稳定;反之亦然。
四、我国是一个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人口不多的发展中国家。过去,在亚洲地区,经济排在前面,经过以巫统为核心的官僚朋党50多年统治,发展远远落在后面了。
五、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最大的不满是什么?绝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生活不下去而奋起。大家是因为50多年来当政者巧取豪夺,贪污滥权,物价飞涨,施政不公,和种族主义政策,把富饶美丽的我国搞得人民怨声载道、无法容忍,当权者对民众的诉求和呼声又置若罔闻,大家才奋起抗争。当前的现实是,巫统/国阵的贪污滥权、朋党为先、物价飞涨、宗教霸权、单元主义、种族政治,等等,成了妨碍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阻力。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的愿望十分迫切。执政当局多年来高喊的“人民为先”,“社会转型”只是空雷无雨,而对各种煽动种族情绪的极端言论却放任纵容,更引发人民不满,社会动荡。
2012年是我国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一年,各民族各方面的诉求,都通过各种集会或游行,加以提出和表达。在全年差不多30左右场的大小集会中,就其要求性质来划分,可区分为:1、争取自身权益(包括原住民、垦殖民利益及保护环境、反对有毒工业) 有21场;2、争取教育公平(华教与人民宗教学校)有6场;3、反对滥权要求干净选举大集会有1场;4、反对党造势大集会有2场。就其规模来看:从上万人(1万到20多万)的有8次;上千人(从1千到5千)的有10次;上百人(参加者或代表)有12次。这些不满和要求都集中在反对贪污滥权、反对朋党专制、反对施政不公,要求平等公正、维护生存权利和应得的利益,还没有提高到改革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制度,彻底改造社会的层面。
在这些斗争中直接参加者大约40-50万人次,牵动了整个国家,影响了社会各阶层。但是,人民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正义呼声,当政者都没有认真对待,而是一味敷衍搪塞,或者听而不闻,毫无诚意解决。但是拖欠的债务总是要偿还,积压的不满总是会爆发的。这就是为什么2013年刚一降临,由民联主催、各民间团体和各界人士参与的1•12人民崛起大集会,能够吸引几十万人参加,声势浩大、规模空前,令人震撼。
从这些群众集会中让人深深感受到人民的心声、民意的动向。
六、我们还必须看到,在我国,社会生活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工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蓝领劳动人力的外劳化,乡村地区的城镇化。
以下列举一些数据,供大家分享:
![]()
我们再从国民平均收入来看看我国的现状和经历的变化:
根据世界各国的统计标准,马来西亚到2006年是处于中等收入以上的国家。要跨向高收入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新加坡是接近高收入国家了。 我国年平均国民收入1950年是763令吉,1960年是812令吉,1970年是1070令吉,1980年是3703令吉,1990年是6298令吉,2000年是13,378令吉,2006年是19,849令吉,2009年是24,131令吉。 我国的GDP成长率,1990年是9%,1993年是9.9%,1996年是10%,1998年是-7.3%,1999年是6%,2000年是8.7%,2001年是0.5%,2002年是5.4%,2003——2011年是5.8~6.8%。
再来看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
城市人口比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七、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我们是在21世纪的资讯时代和全球化大潮强烈冲击的环境中,推动社会改革运动: 资讯时代带来的冲击,社会上出现新型的人际关系。人们的交往,距离不是问题,时间不是问题。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在跨国界的虚拟世界里,追求知识,寻找职业,结识朋友,交流信息,开展组织,改变生活。
在全球化大潮冲击下,华族家庭普遍国际化,即家庭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由于出国升学和工作,拥有不同的国籍。这种国际化家庭也出现在其他民族年轻一代的群体里。因此,国家认同和凝聚力在新的条件下也出现不同的变化。
从以上的现实出发,一切真心实意推动社会改革运动的人都必须认真研究探索,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引领我国社会改革运动走向正确的方向。 取自:2014年生活营 4.0专题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