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不哭!中泰搅局者素帖将被逮捕

摘要:中国现如今经济、军事实力日渐膨胀,辽宁号航母都驻扎在海南三亚,是亚洲地区举足轻重的关键性力量,当中国政府决意通过高铁将影响力通过铁路网深入东南亚时,任何一个政府都需要考量考量其中的利害关系,断不会完全一边倒,都会维持微妙的平衡关系。所以,就中国的高铁战略而言,无论是素贴还是英拉,都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是,政局持续动荡,该高铁项目就大概只能一直是图纸而动工遥遥无期了。

泰检方申请逮捕素贴 “泰国一名法官说,泰国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和宪法法院无法满足反政府示威者的要求,即指派一名临时政府总理,以取代现有看守政府。泰国检察长办公室11日对51名“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成员提起诉讼,并且向法院申请逮捕反政府集会领导人素贴·特素班和另外13名“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领导人。泰国司法部特别调查厅厅长达里·彭迪当天表示,一旦针对素贴的逮捕令获法院批准,警方将立即执行这一任务。”

素贴在总理府附近集会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泰国检察长办公室5月11日对51名“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成员提起诉讼,并且向法院申请逮捕素贴和另外13名“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领导人。

 

反政府集会领导人素贴(中)在集会上向人们挥手致意。

图为英拉

泰国司法部特别调查厅厅长达里告诉媒体记者:“对获准逮捕他们一事,我们有信心,反洗钱委员会也将没收他们的资产。警方特别武器和战术团队(SWAT)已经准备就绪,一旦得到逮捕令,将立即展开行动。”

英拉的眼泪感动了千里之外的中国人,却没能感动反对派领导人素帖。

素帖是泰国动乱的总根源,他的欲望是当上总理,他欺骗操纵愚弄民众,出尔发尔,只有逮捕他,泰国才能结束动乱!

这次检察官终于勇敢地出来维护正义了,这个丑陋的素贴就是泰国政局的搅屎棍子,毁了国家正常秩序不说,还害得无辜群众死了不少人,早就应该枪毙了,即便国家司法惩治不了,也会遭恶报的!

民主的泰国发生什么都不令人感觉奇怪,特别是红衫军黄衫军大战,时不时发生的军事政变,就是泰国政治生活中奇葩。无论哪一种都破坏泰国的法制,危及发展和民生改善。

英拉执政1000天好不好荒漠草们说了不算,得有泰国的选民们用选票说话。反对派素帖们不依不饶冲击总理府,占领政府大楼,几乎停滞了政府的运转,英拉都没有号召红衫军上街游行。红衫军的力量似乎不必黄衫军的力量小,英拉为了法制,及时解散下议院,提前选举结果还是英拉的为泰党赢了,暂时保住了过渡政府总理之位。对素帖的违宪行为似乎也没有深究,包容才能进步才能发展。按理说素帖们应该有耐心等到选举的那一日,让民主的选票决定泰国的未来。

不然,泰国法院开始起诉英拉,一个就是大米换高铁的贪腐。500美元一吨大米,也就3000多元1000公斤,三元多一公斤刨除市场因素干扰中国人民消费得起,也就是说中国完全有能力购买泰国的优质大米为英拉的惠民政策买单。

泰国有钱了建设高铁改善交通,担负东南亚与中国互联互通的枢纽可以说是立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至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没有贪腐现象不好说,但起码英拉是清白的,英拉家族不差钱,往私利上说需要的是政治地位,往大处讲英拉想实现理想为泰国人民服务,很难找出什么令人信服的把柄。

起诉英拉任人违宪。他信虽然流亡国外但他信家族对泰国的政治影响是巨大的,找到一两个与他信沾亲带故的官员并不难,英拉就是他信的亲妹妹。于是法院以7:0一边倒地裁定英拉违宪被免除总理职务,泰国人说了这是司法政变。如此还不算还要禁止英拉5年内参加选举,甚至还有可能把英拉下入大狱重演他信故事。

反政府示威者参加集会

 

反政府示威者参加集会 挥手者是素帖

英拉的支持者不干了,红衫军走向街头维护民主。目前看还比较克制在避免冲突,一个前景是红黄大战又开始了。谁能阻止呢?有人说只有英拉说服红衫军。一面赶尽杀绝,一面让英拉站到自己支持者的对立面,背叛自己的支持者和政党,这是什么逻辑?大法官和反对派以及他们背后的黑手门知道英拉的力量。

英拉下台,天天上街忙于街头政治的素帖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坐上政府总理的宝座情何以堪!眼见红衫军要走上街头,早于一天再次最后一搏提前街头游行。或许想做总理得了麻风病,绝望的素帖自己搬到总理府办公去了,这是哪一出?这是民主?这是哪个主子授意?不管素帖的支持者们如何不喜欢英拉,但是绝对不希望素帖上台,街头政治表现出的软暴力近乎疯狂,哪个政治人物都怕的发抖。谁能制止素帖的疯狂?谁敢保证自己不步英拉的后尘?无休无止只知进不知退的反对派的确是过街老鼠人人憎嫌,素帖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不可能坐上总理宝座,厚颜无耻不可能得逞。

在荒漠草心里泰国是对中国友好的国度,真心希望泰国稳定发展,可是素帖们疯了,自封代表泰国利益把街头民主上演到极致。红衫军们也要民主走向街头找寻自己的权力。大法官们也疯了,司法独立能够左右民选总理的命运。军方作为国家机器不能维护合法政府的合法权力,是怕贴上军事政变的标签还是想上演军事政变的故事?王室不能干政空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大家都为民主而疯狂,只是谁能够为泰国的国家利益负责?

荒漠草没有招数,或许天天在中国鼓动宪政民主自由的逗屎们有高招,请你们和你的主子们先把民主的泰国治理好,在亚洲树立一个西方民主成功的典范来在到中国鼓吹民主。如果不能,那么就是素帖们一样的民主害民贼。中国人民宁要社会主义的民主,虽然不被西方和狗子们看好,但的确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那就是好的制度!

高铁迷局

泰国局势动荡多年,都因他信而起。他信跟中国政府关系密切。但是反对派阿披实和素贴跟中国的关系也相当不错。

2010年7月19日,时任泰国政府第一副总理的素贴就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会见。双方进行了友好对话。

2012年5月,下野的素贴在接受中国官媒记者采访时说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在过去十多年间,素贴曾多次到访中国,2012年3月中旬还率领民主党高级干部考察团访华。素贴说,民主党高层经过此访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这一成就正在不断辐射和惠及周边其他亚洲国家。

素贴

英拉

他以中国的高铁建设举例说,代表团在访问期间亲身体验了广州开往深圳的高铁列车,对中国的高铁技术印象深刻。目前,中国与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多个国家正在筹备建设高铁网络,中国技术有望为整个地区带来福利。 
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所以,不但英拉与李克强总理相谈甚欢,支持推动高铁建设。阿披实和素贴也是跟中国政府示好。

事实上,中国现如今经济、军事实力日渐膨胀,辽宁号航母都驻扎在海南三亚,是亚洲地区举足轻重的关键性力量,当中国政府决意通过高铁将影响力通过铁路网深入东南亚时,任何一个政府都需要考量考量其中的利害关系,断不会完全一边倒,都会维持微妙的平衡关系。

所以,就中国的高铁战略而言,无论是素贴还是英拉,都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只是,政局持续动荡,该高铁项目就大概只能一直是图纸而动工遥遥无期了。

英拉下台:美国笑了 中国损失惨重

英拉被判违宪成为了近期国际政治动荡局势上最为浓厚的一笔,但尤其对于中国来说,此次英拉的困境可谓是影响巨大,我们不可只当成一个他国事件来简单看待。 
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这次全球都在关注英拉,是因为泰国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泰国复合多方势力竞逐的因素,地处于中南半岛中心的战略地位,而且也是通往湄公河区域和南亚的重要门户。这种战略地位成为了中国与东盟构建合作关系的一个非常重点。

放眼看来,此时的中国地缘政治格局并不乐观。东部沿海是日本、韩国、台湾等美国第一岛链包围圈,往南看菲律宾南海问题至今未降温,越南也一直摩擦不断。

北边是俄罗斯和外蒙,前者带有前苏联的超级大国情怀,而后者则一直在惧怕中国将来解决了台湾问题捎带手“光复领土”。西南接壤的印度同样作为新兴国家再加上历史问题,一直处境微妙。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外交我们看到明显的偏重于俄罗斯、西北的五个斯坦以及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的中南半岛。

这其中,中南半岛和西北五个斯坦,恰恰是中国寻求第二条能源进口通道的基础。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极大地依赖马六甲海峡,但是一方面马六甲的周边环境太过复杂,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冲突,美军有可能驻扎在新加坡樟宜基地进而控制马六甲海峡这一“亚洲能源咽喉”。

英拉发表讲话时不时强忍泪水。她说:“从现在开始,不管今后我处于什么情况,我将继续支持民主。我很遗憾今后不能再为大家服务。”目前还不清楚英拉是否会提出上诉,她今后是否还能参政也是个未知数。

英拉发表讲话后受到支持者拥抱

因此如何解决其他石油途径,一直是中国政府考虑的问题,西北的五个斯坦是中东管道的必经之路,中国政府砸钱买关系是说得通的。那么泰国呢?实际上,泰国一直有在克拉地峡修建克拉运河的构想,而这道100公里的运河如果打通,意味着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线距离将被缩短至少1200公里。

无论运河开通还是打通中南半岛局势,中国首先都需要“控制”泰国。这也是去年总理出访打出大米换高铁这一手牌的原因。而回过头来说,泰国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重要,对于美国同样如此。泰国的局势发展,确实关乎中国的东盟战略,当然,也关乎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美国的重返亚洲,说白了就是南亚和西亚,而在东北亚,美国在日本和韩国一直都存在,所以东北亚方向就不存在重返一说。

至于南亚方面,美国重点经营的就是泰国和菲律宾。菲律宾方向就不用说了,香蕉国闹得这么欢,没有其他势力撑腰是不可能的。重点就只剩下泰国

从可行性上看,美国势力的侵入并非不可能,美国的CIA在泰国有庞大的基地,早就深入泰国肌体,这使其有能力成为倾覆英拉的帮手。而且美国、日本对于黄衫的支持也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美国为什么不在官方上表现对于黄衫军的支持呢?或许美国还是不想在这件事上与英拉背后的中国利益完全撕破脸

那么回过头来,扳倒英拉对于美国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很多人觉得英拉的下台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实际收益。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从政策上看,英拉下台之后,直接受损的就是中国,高铁换大米破产,这带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高铁技术出口受阻,更是中日泛亚高铁话语权的失利。

在高铁话语权上,中日交锋非常胶着,从目前的高铁技术来说,能够进行设计、建造、运营等纵向整合的仅仅是中日法德四国。而考虑到欧洲企业的建造成本,亚洲国家的经济恐怕难以消受——早先中国出口高铁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价格——因此实际上在亚洲进行高铁份额大战的就只有中国和日本

据新加坡媒体5月8日报道泰国宪法法院九司7日裁定看守政府总理英拉滥用职权及违宪罪名成立,必须下台,结束了泰国首位女总理只有1000日的任期,而此裁决预料将使泰国陷入更深的政治危机。

英拉发表讲话时不时强忍泪水。

中国如果能够揽下中泰的高铁线路,那么实际上就等于占据了制高点,泛亚高铁,第一阶段是昆明到新加坡,那么泰国就是一个非常的节点。这一仗如果赢了,那么意味着中国将掌握未来东南亚一体化的钥匙,并且成为实际上拥有亚洲制造业顶级核心技术的大国,这对于亚洲产业梯队的整合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但恰恰是因为泰国的政治局面不稳,高铁成为泡影。如此一来,黄衫军如果真的上位,那么意味着其背后的日本可能会成为泛亚高铁的主导者,这种主导,对于美国进一步控制东南亚以及中国包围网的合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别小看泰国,泰国的政治动向将成为左右东南亚倾向的一个重要事件,大国博弈的诡谲也恰恰体现在其中

泰国女总理英拉与中国不为人知的内幕

中泰关系的话题热络不减。比如泰国美女总理英拉的“中国情结”就很值得思考。笔者通过对英拉当选总理后和中国高层互动的梳理与分析,试图看透她的“中国政治学”,由此延伸出在中国综合实力上升的国际大背景下,泰国趋近疏远外交实践的变化脉络。

中泰密切往来的最新实例,还要从李克强与英拉的互动谈起。2013年10月11日李克强飞赴曼谷,应邀开始对泰国进行正式访问。仅仅39天前两人刚刚在中国广西南宁见面,当时英拉来华出席了中国-东盟博览会。 
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从2011年8月当选泰国总理算起,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英拉先后晤面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别以上(含)官员人数至少达到10人,涵盖中共高层的两个时代。

这种高频次的高层互动,是中泰两国关系更趋紧密的现实投射。通过对英拉与中国交往的复盘我们不难发现,外表柔弱的英拉,在对华事务上有着强大的站位优势

提前“布局”多位新常委

2013年10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曼谷泰国总理府同泰国总理英拉举行会谈。

2013年10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曼谷泰国总理府同泰国总理英拉举行会谈。

首先,英拉的日程表中,几乎每个月都有与中国高官相关的会见内容,其中以2012年年底前尤为紧密。

2012年4月英拉首次访华期间,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习近平分别接见了她。首访结束后一个星期,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赴泰国访问,在曼谷与英拉会面——这一系列的访问,使得英拉在当选总理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与排名前5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见面。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成为中国“一把手”的习主席和英拉互动不少而且颇早。

在英拉首次访华前半个月,习近平就已经到访过泰国。英拉陪同习近平慰问曼谷水灾灾区小学的场景历历在目。不久后的中国农历新年,英拉走进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做了一样令中国人颇感亲切的家务:在大使夫人手把手的示范下,英拉包了一顿饺子。 
米尔网 www.miercn.com

除此之外,英拉的首次访华,还分别见到了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她在参观天津时与张高丽有过会谈。这是一次常规外事安排,因为她的前任阿披实在访华期间,也曾到访过天津;与王岐山的交集,是因为中泰两国企业家早餐会。当时,她与王岐山一起坐在主席台上。

现在,王岐山与张高丽都已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照此计算,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7人,英拉已公开接触过4人。

英拉和中国高层互动如此频繁,或许使她成为近10年来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泰国总理。颇多事例都能为此提供注脚。

2013年10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曼谷泰国总理府同泰国总理英拉举行会谈。

2013年10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曼谷泰国总理府同泰国总理英拉举行会谈。

英拉上台之后,第一个选择出访的非东盟国家就是中国。而在以往一直是日本。这种变化的另一个大背景是,中国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泰国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2012年英拉访华之后,中泰外交定位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最高层次。

更多的“第一次”可以充实这个分析脉络:英拉第一个接见的媒体采访团是中国团;英拉特意选择华裔作为外交部长人选;泰国洪灾期间,英拉拒绝美国的救援,接受中方的援助,并请求中国政府派出“防洪专家组”支援泰国抗洪。

另一个现象是,英拉在和中国高层交流之外,通过不断接触地方省市区一把手,逐步建立起对中国经济的全面认知,并且在交往中,继续用提前布局人事关系的模式来完善她的“中国政治学”。

本次李克强访问泰国,其中释放出的重要信息,就是中国有意向泰国输出高铁技术。关于这一点,稍早前,习近平在印尼巴厘岛与英拉见面时有过明确定调。习近平对英拉说,高铁和水利是(中泰)合作新增长点。

其实,英拉在与部分中国地方省市区一把手会面时,早就谈到过有关高铁的话题。前面谈到英拉访问天津的行程,就是在官方安排下乘坐京津高铁前往。媒体报道说,当时英拉饶有兴致的看着高铁上显示的时速(303公里/小时),“进一步增加了她对中泰高铁合作项目的信心。”

稍后,也就是2012年6月,英拉在曼谷会见了到访的吉林省代表团,在与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的会谈中,他们同样重点谈到了高铁。当时的媒体报道称,这个会见的主要议题,是对中泰两国政府高层希望推进的合作项目进行细化,目标就是吉林省与泰国要在“农业、汽车、高铁、清洁能源”四大领域加强合作

资料图:泰国美女总理英拉访华

资料图:泰国美女总理英拉访华

笔者认为,这种外国总理级的高官与中国地方省委省政府“一把手”的频繁接触,可以视作中泰交往的一个特色。一个可以区别的例子是同样为东盟国家的越南,其中央政府与中国地方省份的经贸交流,多是以副总理级别为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与英拉接触过的地方“一把手”,除了前面提到的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还有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云南省省长李纪恒。此外还有香港特首梁振英等人。

在笔者看来,英拉熟稔的“中国政治学”,除了表明其对华友好态度之外,也说明在中国实力不断增长的国际大背景下,泰国必须在对华关系上“有所作为”的客观现实,否则将落后于东盟其他国家和中国的互动,甚至可能被边缘化。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的友好,也确实需要更多“英拉式”的东盟领导人和中方一同推动。英拉的“中国政治学”未来很可能成为在经济上想搭中国顺风车的东盟国家高层的“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