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强硬回击:俄能让北约“窒息”

柳玉鹏 

乌克兰危机让俄罗斯与北约这对数十年的老冤家持续展开新一轮较量。虽然北约国家一再威胁要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并计划扩大在俄边境地区的兵力和继续东扩,但这些并没有吓倒俄罗斯。在这场新的较量中,北约国家似乎已处于下风,他们不得不接受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联邦的现实,还担忧普京趁机将乌东部地区纳入俄罗斯版图。

 北约着急步步紧逼

据俄《观点报》18日报道,俄罗斯、美国、欧盟和乌克兰17日在日内瓦举行会晤,就调解乌克兰危机的必要途径进行了协商。此次“四方会谈”让俄罗斯避免立即遭到欧美的进一步制裁,对西方来说,则避免了在对俄实施进一步制裁时引火烧身。文件中没有提及克里米亚,这显示出西方国家实际已接受了克里米亚并入俄联邦的事实,从而让俄罗斯占得了先机。目前,乌克兰危机的焦点正从克里米亚转到了乌克兰东部地区。

“贪得无厌的熊”,英国《经济学家》19日以此为题报道称,阻止“俄罗斯熊”的代价非常高,但如果西方现在什么都不做,今后阻止它的代价必将更高。文章称,普京伤害了格鲁吉亚,但世界原谅了他,因为俄罗斯太重要,无法切割。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于是他吞并了克里米亚。世界再次接受了现实,因为克里米亚似乎本就该属于俄罗斯。但现在普京渗透到乌克兰东部,如果西方还不直面普京,未来恐怕会突然发现,普京已到家门口了。

为了给相关国家打气,北约掀起了遏制俄罗斯的浪潮。俄《晨报》18日报道,北约成员国决定向波罗的海派遣海军舰艇。包括4艘扫雷艇和1艘支援舰只,分别来自挪威、荷兰、比利时和爱沙尼亚。加拿大总理哈珀17日也宣布,将派6架CF-18战机参加北约在东欧的行动,并派出20名军官到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参加安全策划工作。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发表声明称,鉴于乌克兰局势,北约决定加强在东欧地区的空中巡逻,并派遣军舰前往波罗的海和地中海东部海域。他说:“空中将有更多飞机,水上将有更多舰船,地面部队将加强准备”。

为了制裁俄罗斯,法国还打算禁止俄罗斯参加于6月16-20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武器和装备展览会。该展览会首席执行官弗兰克表示:“俄罗斯设有最大的展台,并计划在巴黎展出一系列新武器装备,包括实物样本。如果不允许其参加的话,我们会很遗憾。”俄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主任科罗特琴科表示,如果俄罗斯被禁止参加,对俄并没有大的损失,损失的是法国。此外,对于乌克兰中断与俄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俄国家杜马工业委员会副主席西捷涅夫表示,这对俄军工企业并不会造成大的损失。而乌克兰军工企业却会因为找不到产品销路面临破产。目前,俄罗斯已做好迎接乌克兰著名军事设计师到来的准备工作。

俄不惧怕且保持清醒

针对北约接连宣布准备继续东扩以遏制俄罗斯的威胁,俄总统普京在与民众直播连线中表示:“我们没有恐惧感,我没有,其他人也不应该有。但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必须对北约继续扩展的情况给予清醒地评价。北约领导人在慕尼黑时曾承诺我们,在德国加入后不会再向东部扩大。但后来却把华沙条约前成员国、波罗的海国家及苏联前共和国纳入其中。”

在回答北约正制造“令人窒息感觉”这样的提问时,普京开玩笑地说:“我们自己能让所有人窒息。”普京承认,俄联邦合并克里米亚的决定,部分与乌克兰有可能加入北约的想法、然后挤压俄罗斯在黑海地区军事存在以及北约在此处部署力量有关。他说:“如果北约军队进入这里,对我们来说就是地缘政治意义的问题了。俄罗斯实际上将从黑海地区被排挤出去。我们应该、也将考虑到这些情况,并以相应的方式做出反应。”他同时指责美国在煽动冷战式军备竞赛。

实际上,俄罗斯已开始对北约显示自己的力量。俄罗斯之声18日报道,美国配备有“战斧”巡航导弹的“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驶入黑海中立区水域,其目的是向俄罗斯进行恐吓并展示肌肉。俄罗斯出动了苏-24战斗轰炸机围绕美驱逐舰飞行了12次,模拟了导弹对目标进行攻击。由于飞机采取了电子压制措施,美舰装备的“宙斯盾”系统全部失灵。因此,出现了只有冷战时期才有的那种针对绕飞而产生的神经性反应。有西方媒体称,本次事件发生后,该驱逐舰紧急驶入罗马尼亚港口。在那里,船员中有27人递交了辞呈,他们不准备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

日本担忧中俄走近

为了与欧美抗衡,俄罗斯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关系。俄科学院远东所专家拉林认为,乌克兰危机是检验俄中战略伙伴关系是否牢固的试金石。俄总统普京17日在与民众直播连线时也强调,俄中关系将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因素。他指出:“毫无疑问,我们将与中国发展关系。在军事领域,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信任关系。我们开始在海上、陆地、在中国、也在俄联邦境内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所有这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俄中关系将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因素,并对现代国际关系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回答中俄是否有可能建立军事政治同盟时,普京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互信合作关系,包括两国对一系列国际问题有着相似立场,共同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但俄罗斯不会考虑与中国建立军事政治联盟。他说:“我们并未提出(与中国)构建某种政治军事同盟的问题。我认为,世界上的同盟体系早已过时。”

日本媒体则对中俄关系日益密切表示关注。日本《外交官》杂志刊登副主编蒂耶兹的评论文章称,中国和俄罗斯一直都在努力维持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这让两个国家都能在受到西方反对的时候免于孤立。而究其根本,对美国主导世界秩序的反对是中俄交好的一个主要因素。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37期,摘自2014年4月22日《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