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国内 2013-02-20 10:26
马哈迪(左)在保镖的护送下抵达吉隆坡大使路法庭中心供证。(图:星洲日报) |
(吉隆坡19日讯)供词前後不一遭质疑,前首相敦马哈迪今日在“前交通部长敦林良实被控欺骗内阁案"供证时以妙语反击控方,驳斥本身不是一个诚实的人!
本案於今日续审时,主控官兼第二律政司拿督顿马吉把马哈迪在去年10月8日及9日供证时的供词抄本呈堂,列出马哈迪在去年和昨日供证时的矛盾之处。
供词前後不一遭质疑
顿马吉指出,马哈迪在去年供证时声称,每平方尺25令吉的购地价格是“现金价格"(cash price),但却在昨日改口说那是“合约价格"(contract price)。
“你不需要成为一名会计师、律师或医生才可以明白`现金价格’这个术语,即使是一个学生也明白这个术语,你并不诚实。"
坦承对术语不熟悉
在面对控方措词严厉及激烈的提问时,纵横大马政坛数十载的马哈迪神色自若、不惊不诧的回答说:“不好意思,我一直都诚实,我只是说我或许会不正确的使用这些术语,那是因为我对这些术语并不熟悉。
“学生不会明白何谓`现金价格’、`特别价格’(special price)或`合约价格’,他们可能明白甚么是`现金’(cash),但他们绝对不明白何谓`现金价格’、`特别价格’或`合约价格’;我当时的认知,是和学生一样的。"
马哈迪强调,他承认本身或许错误使用了一些专业的术语,因为他并非会计师,有时也会被这些术语给混淆了。
徵地不公影响政府支持率
马哈迪表示,虽然徵用土地的方案可为政府省下很多钱,但若那是一个不公平的做法,就会影响政府的支持率。
他说,财政部的产业服务及估计局(JPPH)在进行估价时,一般上都会把价钱估得越低越好,好替政府省钱。
“对,为政府省钱是非常好的(做法),不过,作为一个民选的政府,我们必须公平行事。"
他打趣说,若办事不公,就会失去民心或支持率,监此,尽管徵地的方案会比购地来得更为省钱,但就会影响民心,也不利於“大选"。
另一方面,受询他是否认识地主Kuala 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员拿督斯里张庆信时,马哈迪不肯定的回答说:“我想我见过他,若他是我想到的那个人,我就认识他。"
张庆信实为民都鲁区国会议员兼国阵後座议员理事会主席;案展明日续审。
坚称没遭林良实误导
马哈迪坚称,他在巴生港口自由区计划购地事宜上,并没有遭到林良实所误导。
现年88岁的马哈迪是辩方第四证人,他今日接受主控官顿马吉的盘问时坚称,林良实并没有通过任何信函或文件来误导他,进而诱使内阁通过购地方式向英达岛地主Kuala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买下一片面积为999.5英亩的土地。
他说,对当时的内阁而言,购地发展巴生港口自由区计划一事已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事件。
“总检察长说有一些欺诈和不诚实的行为……因为有人说通过强制性徵地较有优势,我们在投资的角度上蒙受了数以百万计的损失,也有人说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马哈迪指出,内阁不能一直周旋在这些争议当中,且必须作出最後的决定。
“内阁一开始可能会认为(购地)价钱太高,但这件事已经纷扰了3年,一开始时,价格或许会很高,可到最後或许已不算高了。"
他强调,内阁需尽快取得土地後开始落实有关计划,虽然购地的价格很高,但内阁仍坚持到最後一秒才议决购地。
林良实被控欺骗内阁案
被告:前交通部长敦林良实
控状:欺骗政府,蓄意隐瞒内阁在批准巴生港口英达岛购买价值超过10亿8千万令吉土地来发展巴生港口自由区计划(PKFZ)时,将被征收7.5%的年利率,或7亿2千1万4千600令吉的“额外收费"。
【大事件:巴生自贸区弊案】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