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承認統考須探討2問題•課程符國情•國語達水準

國內 頭條新聞 2012-04-10 08:36

292x300.2012.04.10.hu120409w08.jpg 納吉(右)接受首要媒體旗下的n t v7電視台華文新聞節目“與納吉一席談”直播訪問,在電視熒幕上直接面對全國華裔觀眾。中:李曉蕙;左:葉劍鋒。(圖:星洲日報)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9日訊)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指出,若要全面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有兩個問題需要嚴正的探討和討論。

他說,第一個問題是獨中的課程綱要,它必須要有更多符合大馬國情的本土化內容,其次就是獨中生的國語是否能達到水平。

政府需與華教單位討論

“針對這兩個問題,政府需要與華教有關單位討論。”

他在ntv 7電視台的“與納吉一席談”節目接受李曉蕙和葉劍鋒的訪問時,受詢及政府之前允准以統考資格申請師訓,不久前則承認146所中國大學學位,何時會全面承認統考文憑的問題,如是指出。

針對華社最關心的華文教育,而政府要如何消除華社的疑慮問題,納吉不認為華人有必要擔心政府要關閉華小。

“如果政府沒有廢除1961年教育法令21(2)條文,華人就有理由擔心,但這條文已經被廢除,而且法令的條文也清楚的闡明華小的存在是獲得了保證,是國家教育制度一部份。” 採行動消除關華小疑慮

他說,政府已經採取多項行動以消除華社的疑慮,從法律角度,他擔任教育部長時,決定廢除1961年教育法令21(2)條文,有關條文賦權教長在必要時把華小轉換為國小,他的決定獲得了內閣批准。

“法律條文也清楚的闡明,華小是國家教育制度的一環節,保證了華小的生存,這是重要和標誌性的決定。”

彈性處理華小校地問題

他也指出,政府於過去數年給予華小撥款有增無減,顯示政府支持華小的發展。此外,政府也彈性處理華小校地的問題,即在必要時轉換國小保留地。

他以雙溪龍鎮為例,該區原本有一塊土地是國小保留地,但因該區90%人口為華人,所以教育部長丹斯里慕尤丁同意把有關土地轉換為華小土地。

針對華社一直擔憂政府的最終目標是單元化教育政策,納吉強調,在憲法下,父母是有權利選擇孩子的教育媒介語。

他說,雖然國語是官方語文,但政府從沒有意願關閉華小。

相關條文已廢除•無需擔心關閉華小

“我不認為華人有必要擔心政府會關閉華小,如果不廢除教育法令有關條文,他們就有理由擔心,但該條文已經被廢除。”

提到教育部的“小拿破崙”現象似乎對華教不友善,納吉承認確實有這樣的問題,如早前發生的師資短缺和派不諳華文的老師到華小。

他說,政府已經推出8項長期和短期方案,希望能解決有關問題,而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長會嚴密監督執行的過程,確保官員按照指示,而非根據本身意願辦事。

俟特委會報告出爐後•才決定萊納斯課題對策

另一方面,針對萊納斯稀土廠課題,納吉指出,政府將等待反稀土廠組織“拯救馬來西亞”委員會向政府提出上訴的案件結果,以及稀土問題國會特委會的報告出爐後,才決定下一步行動。

他相信有關特委會將會把強制萊納斯採用更嚴格操作標準的因素納入考量。

“政府瞭解人民非常關心萊納斯的廢料與監督問題,政府會嚴正看待有關問題。”

他重申,在萊納斯課題上,政府一直把人民的健康與安全作為最主要考量。

是否6月前大選?•首相依舊賣關子

大選是否會在6月前舉行?首相納吉依然大賣關子,繼續與人民“你猜、你猜、你猜猜”。

他笑稱,如果家長擔心5、6月帶孩子出國度假會錯過投票的話,不如就留在國內或在鄰近國家旅遊。

納吉在本地中文電視台ntv 7“與首相一席談”節目中,針對主持人李曉蕙提問大選到底落在何時?家長擔心5、6月出國度假會錯過投票等問題時,作出上述回答。

他進一步將大選日期比作“可口可樂秘方”,反問主持人:“如果我是可口可樂的首席執行員,如果你們問我可口可樂的‘秘方’,我會跟你們說嗎?”

至於何時大選,他說,他將在最恰當的時刻,視人民對政府回應,作出宣佈。

納吉也吁請華社不要只當“旁觀者”,在旁觀望局勢發展,而是加入他的陣容,一起支持國家轉型議程,共同協助國家轉型。

首相向捍委會派定心丸•否認藉捷運掠奪蘇丹街

納吉鄭重駁斥政府藉借捷運工程掠奪價蘇丹街黃金地段的說法。

他也向捍衛蘇丹街及武吉免登路委員會派定心丸,表明有關當局不會征用蘇丹街的土地,而憲報上的征地措施是早晚會解除的。

他重申政府不會為了捷運工程征用蘇丹街,當局只是會征求有關地主的同意,以便在他們的產業下進行地下隧道工程。

他說,政府將會宣佈有關建築物為古跡,並且儘量確保有關工程不會影響到蘇丹街的建築物,至於架構不穩固的舊建築物,政府將會採取措施進行加固。

“指政府掠奪有關土地是完全不正確的,政府不會征地,我們只是要得到業主的同意,以便在他們產業的地下進行工程。”

納吉希望這些行動能消除蘇丹街地主的疑慮。

“其實他們不反對捷運工程,他們認為這對吉隆坡和人民皆有好處,否則以後將面對嚴重交通阻塞的問題。”

他說,政府致力要使吉隆坡成為世界級的大都會,以便吸引更到人才到我國,而有效率的公共交通系統是先決條件。

儘量在選前•落實選舉改革

納吉強調,任何政府可以做到的選舉改革措施,政府會儘量在來屆全國大選之前落實。

他說,肯定會在來屆大選落實的包括不褪色墨汁和郵寄選票提早投票的措施,至於其他的建議,內閣仍在討論中。

針對凈選盟計劃在428舉行靜坐大會,要求政府在大選之前落實選舉改革措施的問題,他說,其實政府與凈選盟的目標一樣,都希望有公平和乾凈的選舉。

“政府不希望在被指操縱選舉的情況下贏得政權,我們也希望有公平和乾凈的選舉。”

巫統“一黨獨大”•屬負面印象

也是國陣主席的納吉指出,巫統在國陣“一黨獨大”只是人民的負面印象。

他解釋,馬華和民政黨被人民視為弱勢或沒有效率,主要是他們在308全國大選失去了相當多議席。 針對人民仍對國陣和巫統仍有負面看法,認為國陣的合作模式是巫統一黨獨大的問題,他說:“由於他們的議員人數減少,因此,讓人錯覺得他們的影響力不如以前。”

他說,實際上,在國陣內部協商程序是非常活絡的。

“我肯定這只是印象的問題,各成員黨都有機會參與決策。”

首相:比較巫印裔相對偏低•“華裔支持率上揚”

納吉指出,相比其他種族如巫、印裔,華裔對政府的支持率相對偏低,但普遍來說華社對政府的信心與支持已不斷增加。

他相信雖然國陣政府不可能獲得華社100%支持率,但最重要是獲得足以贏得國會議席的選票。

他接任首相3年來,經過與華社頻密“親密接觸”後,對於華社的態度、想法,以及華社對政府的期望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華社投票傾向難捉摸

他指出,雖然華社中依然有相當大部份持觀望態度,還沒對手中一票作出決定,讓人難以捉摸華社投票傾向,但他認為華社對政府的支持呈“上升趨勢”,情況令人鼓舞。

他堅信透過頻密接觸與努力,與各項利民政策,加上本身作為“全民首相”積極照顧各種族福利,華社支持率會繼續增加。

針對雖然政府在轉型計劃中,在打擊犯罪領域取得不俗成果,但民眾依然對治安感到擔憂,納吉強調,政府並沒承諾能成功達致“零犯罪率”,而是會致力減低犯罪率。

【熱點新聞:大選來不來?】

(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