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开放实为紧缩•纳吉政府言行不一

•作者/曾薛霏•

《独立新闻在线》2012年05月17日 03:19:00 pm

【本刊曾薛霏撰述/摄影】独立新闻中心(CIJ)认为,在2011年,纳吉政府在一厢立法和修法来要给予媒体更多自由,也让人民有表达自由;另一厢却压制人民表达自由,利用执法单位对付异见者,言行不一。不过,公民也以更有创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独立新闻中心(CIJ)昨晚在隆雪华堂推介《2011年表达自由报告》(Freedom of Expression 2011),点出国阵政府感到“必须让自己看起来比较是改革派”,因而通过媒体突显他们的形象,但是实际上,他们没有改变什么。

20120516_cij_foe_report_2011_1_.jpg独立新闻中心媒体观察员陈芝燕点出,在2010年,政府在表达自由方面,突显的讯息便是“控制”,以多管齐下的方式,逮捕和调查异见人士,通过禁书、有电台记者因表达异见而被迫离职等方式,以带出一个讯息,即政府的控制可以延伸到各种媒体如和电子媒体。

她点出,在2011年,这个讯息仍在继续,但是比较内敛了。

她说,首相在去年马来西亚日前夕宣布废除《内安法令》、废除要求每年更新出版准证的条文、撤销三项紧急状态的颁布等,仿佛我国将有巨大的转变,然而事实上,从政府提出的法律框架就可以看出并非如此。

她以《和平集会法令》为例点出,尽管该法令允许人民可以不须申请准证集会,但是法令里有太多限制,譬如说,禁止集会的地点、警方可以设集会进行的方式等。在1月9日的支持安华集会中,警方便限制集会者不能发表演讲、不能拉布条,也不能提到安华等条件,并认为这些条例荒谬。

此外,她也提到在今年三月在国会下议院通过的《安全罪行法案》,并认为尽管法令阐明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政治立场逮捕该人,但是仍可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逮捕该人。

妖魔化净选盟集会

陈芝燕也点出,尽管政府修订《印刷机与出版法令》条文,无需报馆每年更新出版准证,但是内政部仍有权利撤销出版准证,也意味着内政部依然有权发出要求解释信给报馆。

她也点出,《星报》之前报道斋戒月的报道,里面有猪肉的照片,而引起反弹。内政部也严惩了该报。此外,《南洋商报》因报道伊斯兰刑事法课题,放上了有阿拉字眼的配图而接到内政部的要求解释信。

20120516_cij_foe_report_launch_ding_jo_ann.jpg她认为,这些都在在显示出,内政部依然认为他们有权管制媒体和对付媒体。

此外,政府也没有容纳多元意见,例如援引《煽动法令》调查因发表雪兰莪州苏丹越权发出关于临检百乐镇卫理公会的谕令前国际伊斯兰大学教授阿都阿兹巴里(Abdul Aziz Bari);伊斯兰党署理主席莫哈末沙布(Mohamad Sabu)因称许末英德拉(Mat Indera)是独立斗士言论,而被控刑事诽谤等。

另外,在砂州选举前,《当今大马》和《砂拉越报告》受到“分散式阻断服务 ”(DDOS)攻击,这两个网站都报道了一些对当权政府来说比较批判性的内容。

陈芝燕也表示,709净选盟集会是去年的大事件,也可以从中看出政府通过观念操纵(manipulation of perception),妖魔化净选盟领袖,称净选盟受到共产党主义渗透,获得外国资金,要推翻政府,以突显净选盟是一个危险的组织。

另外,30个社会主义党人士被无审讯扣留长达30天。他们只是拥有切古瓦拉(Che Guevara)的T恤和马共主席阿都拉西迪(Abdullah CD)被指向元首宣战。她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而为了赢得这场公关战中,他们做了很多工作。

无法保证民联会改善环境

独立新闻中心也针对民联执政的州属对媒体自由的态度进行监督,并点出民联州政府如雪州和槟州都制定了《资讯自由法令》,不过,这两州所制定的法令仍不符合国际的最佳实践做法。

20120516_cij_foe_report_launch_01.jpg此外,报告也说,槟州和吉兰丹州政府禁止《马来西亚前锋报》采访州政府的活动。

而雪州政府办的《雪州时事》(Selangor Times)也相对独立,只是大臣政治秘书和新闻秘书是编采部人员,并且会在审查报章后才将报章送印。虽然编辑部并没有接到需要抽出任何报道的指示,但是这项举动并不健康。

不过,该中心赞赏槟州政府重新开放“演说角”。

报告的结论是,尽管民联的议员对基本权益有更好的理解,但是无法保证,民联执政联邦政府后,公民可看到公民权益如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和获得资讯的自由可大幅改善。因此,人民必须继续施压。

暴力和威胁倾向益发明显

陈芝燕也点出,在过去一年来,一些组织或个人对某个人或团体发出公开恐吓或暴力恐吓的做法越来越多。

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由,但是表达的方式不能危及公共秩序,也不能对他人的生命或人身安全构成真正的威胁。她也列举吴健南投诉祈祷声过大事件、集会者焚烧《星报》、焚烧安碧嘉的肖像。此外,安碧嘉、张念群、凯里、希山慕丁等也接到死亡恐吓。

去年一月,福利与宣扬回教组织(Pertubuhan Kebajikan dan Dakwah Islam,简称PEKIDA)旗下联邦直辖区长老会(Majlis Ayahanda-Ayahanda Wilayah Persekutuan)在下午二时午祷后,在甘榜格灵芝(Kampung Kerinchi)的回教堂(Masjid Al-Ikhlasiah)范围内聚集,高举布条抗议,甚至焚烧象征吴健南的布偶(下图)。

她认为,这种趋势令人担忧,尽管如此,她说,公民意识抬头,更多人以比较有创意的方式集会,也更有秩序。 她以一系列周六在吉隆坡城中城(KLCC)举办的“马来西亚人可以在没有警方准证下在吉隆坡城中城跟圣诞树合照”,抗议《和平集会法令》,并通过在吉隆坡城中城消费来打破集会破坏经济的说法。

纵观过去一年的发展,独立新闻中心认为,在2012年应该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仍然会有尝试打压表达自由的情况,特别是选举靠近的时候。不过,公民如果回应这些打压将非常有趣。从2011年公民能够以热情且创意的方式回应,政府最终如何回应这些公民也是非常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