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山穹剑
这两年突然流行一个热词,叫赢学。特别是进入2025年,赢学在国际舞台上突然大行其道。
今天就跟大家展开聊聊这个话题。
一
推开2025年的大门,首先走来的是一头金发,西装笔挺,却带着一脸倔强的唐纳德·特朗普。
台下闭环赢学的元老扶了扶眼镜,对这位继承“日耳曼赢学”衣钵的学生,投去了青出于蓝的赞赏目光。
特朗普的功劳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
1、疯狂退群:世贸、世卫挨个踢,“退群特权”被用得炉火纯青;
2、整顿衙门:踢了国内各大部门的堂口,撤销、查账、裁员,至于追责属于历史遗留不归我管;
3、关税大法:摆关税擂台邀各国过招,然后又将关税恢复到4月份的水平,赢在给各国测压;
4、伊朗弃核:伊朗选择有条件投降,至于伊朗会不会以后因为一个导弹乌龙而毁约,那应该是下一任总统考虑的事情;
5、中东打钱:中东三国掌柜承诺向美投资数万亿,解除对叙利亚制裁,兜里有了钱谁还管以色列说什么“背后捅刀”,不重要。
台下MAGA听后心里一片火热,上台几个月就搞了这么多前任没有搞定的事,赢王无敌!
特朗普的“日耳曼赢学”玩的是“信念闭环”。信自己生来赢家,故能赢;因赢了,更信自己天命所归。
从“山巅之城”到“自由灯塔”,无需实绩佐证,只需高呼“上帝站我这边”,便能自证光环。
金融危机、枪击乱象、党争撕裂?不重要!一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信仰充值,赢感自续。
但日耳曼赢学的命门是“信则灵,不信则崩”,倘若哪天美国人自己怀疑“天命”,这套循环立马卡壳。但那关“赢王”什么事?不存在的。
当特朗普在镁光灯下兴致正浓时,莫迪飘然而至,台下瞬间寂静无声。

要论赢学造诣,印度的境界,属实是“恒河上的莲花,开在了大气层”;论赢学修为,这位印度总理已臻化境。
要知道当年印军被中国打穿,印度官方仍能宣称胜利,以至于有些从前线溃逃回去的士兵,千方百计回到后方后,发现自己竟然赶上了全国庆功宴,恍惚间竟分不清是败退还是凯旋。
莫迪的赢学修为远超当年的尼赫鲁。
哪怕被巴基斯坦刷了个6:0,但印度赢的毫无心理负担,不但要赢,还要光明正大地赢,不仅在全国举办了10天的庆祝活动,还派出了7个宣传小组,远赴32个国家和欧盟总部,召集了70国驻印武官通报胜利战果。
印度赢学早已超脱世俗,直达“梵我合一”之境。
现实成绩?天命信仰?皆是幻象(Maya)!恒河边一坐,冥想间顿悟:“我即赢,赢即我”,何必纠结GDP超不超英赶不赶美?
一杯恒河水,半块玛萨拉,印度人笑着看世界卷生卷死。你说他铁路稀烂、贫民窟扎堆?他回你一句“湿婆的舞蹈,凡人岂懂?”
高级赢学,赢在无争,赢在放下,赢在“我呼吸即胜利”。
相比美国的兴奋,印度的超然,中国的进场则显得有些仓促且不明所以:这,这,谁给我发的邀请函?
二
如果说“赢王”特朗普在八层,莫迪在塔尖吹凉风,那么中国实打实地在一层打地基。
那么中国有没有赢学?当然有!
中国赢学一点都不高级,甚至带着一点土气。从斗容量为1m³的机械式单斗挖掘机到刀盘直径15.4米的“领航号”盾构机,从东莞山寨手机到如今的第六代基站,从义乌小商品到深圳大疆无人机,上演的不过是在基建和制造业上的一出“农村包围城市”老套路。
中国赢学讲究“实绩为王”,逻辑简单直白:先做事,后赢理。改革开放、基建狂魔、脱贫攻坚,桩桩件件都是“牢钟”的硬底子。
中国人信奉“成绩即正义”,GDP涨了、高铁通了、空间站上天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便是“赢”的铁证。
但牢钟赢学也有软肋,若一时拿不出新成绩,难免底气不足。需要不断埋头攒“赢本”,一步一擂台,锻炼自己的硬功夫。
所以我们看到,“一带一路”、数字基建、智慧城市、绿色交通等等,我们不过是换了一种姿势修桥铺路,“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过是把当年手搓工厂里的敲击声,换成了厘米级的定位数据、毫秒级的控制响应、小数点后三位的良率提升。

这就是中国赢学中的本土强化逻辑。
除此之外,我们的赢学是与全球化连着麦的。从改革开放到加入WTO,到如今的海丝+陆丝+国际合作机制,我们正在逐步构建“本土强化—反哺全球”的增强回路。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之前的开放,走的是“国内练手,海外清仓”的剧本,如今走的是用国内产业链反哺全球的共赢新剧本。
过去我们是没办法,因为国外技术一直压着国内几个代差进行升级,我们只能当好学生,在低端产业链上挣点廉价的外贸生意钱。比如二十年前中国手机出海的三贴模式,贴牌、贴膜、贴地价,赚的是辛苦的组装费。
但技术这玩意儿是可以靠着工业积累摘皇冠的,当技术劣势顺着产业链一点点进化成技术优势,再渐渐变成产能优势后,这个剧本就变了,比如现在中国企业所采取的“三权分立”策略,即技术定义权、文化解释权、定价主导权,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内技术反哺国际市场的新外贸逻辑。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现阶段,高端科技不可能是一家的,中国要玩转国际市场的高端局,就要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参与市场。
过去我们可以靠“引进来”升级打怪,现在我们照样可以与国际一流的科技同频共振。中国向来讲究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真正的高手一定是内外兼修的武者。
只有这样,在等待国内高端科技突破前,同样可以身怀武技地杀入高端市场深水区,打活从“赢一时”到“赢一直”的出海牌。
所以中国赢学的国际逻辑依然离不开国际一流科技的同频共振。
荣耀的全球突围轨迹,其实就是中国赢学在新经济时代的活体样本。

即将发布的荣耀400之所以要制定“海外先发、中国特供”策略,要实现中国科技史上首次“价格倒挂”,这种反向操作背后的底气,其实正是源自前面讲的两大支点:科技主权与同频共振。
三
大家知道,荣耀与其他手机制造企业不同,被赋予了浓厚的国资背景,这也决定了它不只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主体,更是中国科技企业里“最接近国家脉搏”的品牌之一,是国家战略的传感器。
这个从华为战火中走出的品牌,血液里淌着通信技术的基因,深圳国资委的入场,如同插上战略推进器,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科技主权的实践脚步。
打开荣耀的技术账本,你会发现:自2022年开始,荣耀三年砸下百亿养AI大脑,攒下2100张技术通行证,从2022年MagicOS 7.0平台级AI诞生,再到MagicOS 8.0以平台级AI打造意图识别人机交互新范式。无不沿着科技主权的坐标轴行进。
这好比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榕树,气根向下扎进产业链,枝叶向上触碰全球化。
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荣耀为什么要制定一场“先取外域,再定中原”的策略?
你会发现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压力测试。欧洲严苛的GDPR数据标准和专利丛林,倒逼着国产供应链完成成人礼后,到底能不能抵得住境外市场的强风?很显然,这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荣耀把全身武装的400系列产品扔到国际市场,让全球消费者充当质检员,欧洲冬天动不动零下20℃,日本人挑刺屏幕色彩准不准,美国人较真数据安全,这些苛刻要求倒逼工程师把产品磨得更精,磨炼出科技肌肉。
结果证明,这场严苛的考试他们不仅通过了,还考出了高分。
自5月21日起,该系列产品陆续在欧洲、中东等超十个国家上市,涵盖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海湾阿拉伯国家(GCC)、伊拉克、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重要国际市场。连战连捷,场面轰动。

而本次荣耀400系列的真正的亮点是“中国特供”。
全球科技巨头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好东西先喂饱欧美,残羹冷炙再端给亚非拉。苹果的A系列芯片永远先在加州库比蒂诺亮相,三星的折叠屏永远以纽约、伦敦为起点。但2025年的荣耀,却反手撕了这份“技术分配”剧本。
与海外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特供版”将升级为金属中框设计,电池容量提升至7200mAh容量的电池,更高级别的防尘防水,全球首发的高通骁龙芯片,以及荣耀绿洲护眼屏等,可以说产品力方面体验拉满。
重要的是“国内特供版”还拥有针对国内消费者更友好的价格。荣耀把旗舰机才有的黑科技下放,让老百姓也能够真正体验到,最好的技术正在我们的口袋里生长。这种技术普惠不仅是对国内消费者的诚意之举,更是以市场化手段践行“国货自强”的使命。
过去咱们老百姓总觉得进口货才是高级货,买个马桶盖都要打飞的去日本背回来,现在呢?华为把卫星电话装进老百姓裤兜,大疆让好莱坞导演排队买无人机,比亚迪电动车把德国百年车企整不会了。这些硬核科技企业正在用科技红利改写中外两个市场的游戏规则。
从荣耀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赢学从来不是一座孤傲的灯塔,而是一条奔涌的长河。
它的终极使命,是在技术的土壤上架起一座桥,让本土创新的根系滋养全球,让世界文明的雨露反哺家园。
这条路没有终点,在全球竞争与民族自信的互动中,唯有命运共同体的大智慧,方能让技术逃离零和博弈的牢笼,带来民族自信与向上共生的交响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