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4-04-08 08:57
馬航MH370事件已經膠著一個月,在國家形象受損的情況下,大馬未來應該怎樣走?須要做出甚麼調整?
一架客機失蹤暴露了國家許多弱點,政府不能視而不見,必須對症下藥,才能提昇國家水平,也才有望成為先進國。
這一個月來,政府把大多數資源和時間用在尋找客機、應對家屬質詢等方面,但是政府事務卻停滯。若持續找不到客機和真相,國家是否就這樣耗下去?答案是不能,因為生活還是要繼續,國家的改革也不能停頓。
這個月內,我們不再聽到部長提起政府及經濟轉型計劃;華教團體還在反對教育大藍圖,但大藍圖進入甚麼階段,沒有人知道;原本首相將在近期改組內閣,現在也沒有下文。
更令人著急的是,MH370事件已經衝擊消費情緒,再加上汽油和電費起價引發的通貨膨脹,已讓零售業感到陣陣寒意,現在再發生中國女子被擄綁案,情況是雪上加霜。
若民航業、旅遊業、酒店業及國家形象在今年內無法改善,這將是慘淡的一年。而且,政府早前已表示計劃在2014年將整體津貼開銷削減15%(或73億令吉)至394億令吉,因此汽油價格可能在6月調高20仙;2015年4月,政府又開始徵收消費稅,中小企業和低收入者如何克服這一波接一波的衝擊?
國家已經把許多資源用在MH370事件上,是否還有餘力刺激消費、振興經濟?消費已經疲弱,政府能否按照計劃降低赤字?若財赤不達標,國際評級機構可能降低大馬的信用評級。
然而,因為MH370事件,旅遊部停止了旅遊年的宣傳活動,當局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設法打破內外交織的困境。
政府應推動改變政策、吸引人才及外資的轉型計劃,而不是持續表面、沒有實質內容的轉型方案。
正如國立大學(UKM)副校長諾阿茲蘭所說的,“市場對經濟轉型計劃的關注方向有誤,把片面的經濟數據和指標概括實際經濟表現並滿足於假象成就”。經濟數據能夠迷惑人們一時,不能永遠蒙混過關。
此刻經濟受到考驗,政府必須拿出經濟轉型的牛肉、力挽狂瀾。
過去一個月,我們也暴露缺乏專業能力的弱點,特別是高官發表前後矛盾、令人發噱的言論。
譬如,國防部副部長阿都拉欣在國會說,大馬皇家空軍的軍用雷達探測到馬航MH370客機折返,卻沒採取任何行動,是基於軍方相信客機是受到控制塔的指示而折返,飛機是“沒有敵意”的;第二天,他澄清其言論純屬自己的預測。MH370事件非常嚴肅,豈能自己胡猜?
內政部副部長旺朱乃迪發表的“非巫裔比較容易接受未成年少女遭性侵”及“關閉所有沙巴離島度假村”的言論,則反映他不夠敏感。
為何MH370機師與航管人員最後通話內容前後不一?到底客機乘客的嫌疑是否已完全排除?
沒有專業能力,很容易被誤解為缺乏誠信,也會經常犯錯,比如2013年總稽查司報告再揭發各種匪夷所思的疏漏。
MH370事件殘酷的告訴我們的不足,連人造衛星都未具備全球定位系統(GPS)。
要成為先進國,就必須認清和糾正弱點,摒棄現有的作業方式。所謂知恥近乎勇,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