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对抗排外主义/南洋社论

《南洋网》2025年03月24日

公民组织社区传播中心(KOMAS)最近在《2024年马来西亚种族主义报告》揭露,国内的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仇外心理的问题现象持续发生;政客为捞取选票,蓄意煽动及操弄种族宗教议题。

报告还点名披露哪个议员在国会煽动种族宗教情绪,这些没有尽责的国会议员,观念狭隘,愚昧自私,恣意炒作种族宗教课题,破坏团结,导致社会撕裂加剧紧张。

3月21日是联合国组织制订庆祝的“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是倡导对抗种族主义,促进平等、理解与团结,消除种族隔离的重要日子;可是迄今我们却还未正式签署“消除一切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立法严惩煽动者

政客及极端主义分子散播的种族优越论、公民权的恩赐、主权遭侵蚀,还有历史的偏见等,都是惹人生气的问题纠扰。

为了规避舆论雷区,遏制问题失控,除了通过立法严惩古惑民众的煽动者,还须通过教育宣导,培养向世界敞开的开放性,以抑制极端种族宗教主义滋长。

那些不懂悦纳异己,观念偏狭的人,多是缺乏开放性的人,他们只偏爱自己已知和习惯的经历,只接受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因此就没有能力舒适地接触、欣赏、理解别人,才会有排斥、忽视和压抑的情绪。

只有拥有开放性特质的人,才会有与别人快速建立友好和亲密关系的能力,接受人际的相互关联。

个性开放的人会更具同理心,很多时候更易将别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更有避免冲突和争议的能力。

应学习结盟艺术

今日我们的问题是,观念狭隘的政客为捞取政治利益,会用很多影射和弯弯绕绕,去扭曲和操纵议题,激动起人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甚至还有人借此羞辱别人,掌掴别人。

其实,在多元社会的马来西亚,我们理应学习结盟的艺术,接纳多元,尊重差异,学习共存 ,建立平衡关系。

要进步成长,就须砸碎棺廓的禁锢,最简单的步骤是以开放对抗排外和仇外,从而打开一扇了解他人世界的窗户,建立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只要以理性、包容和开放的胸襟,弃绝种族主义,拆除宗教围墙,马来西亚全民就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