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和:中六华文新课纲纳入历代文选 文学史移除获多方意见支持

《中国报》2025-03-08

 

 

(取自黄家和面子书)
黄家和:中六华文新课纲纳入历代文选 文学史移除获多方意见支持
黄家和:中六华文新课纲纳入历代文选 文学史移除获多方意见支持

(吉隆坡8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说,中六华文新课程的修订,是采纳了学者、民间、老师和学生的意见,通过注重以(文学)文本的教导,激发学生对于(文学)文本的兴趣,这一点与中港台相似。

他说,教育部在新课纲(文学)文本的选择上,依据中国朝代顺序纳入了不同年代的文选,包括《礼记·学记》(先秦)、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汉代)、唐诗三首、李白《关山月》(唐代)、苏轼《晁错论》(宋代)等,让文学与文学史知识,融入课本与文本分析。

他强调,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是获国际承认与剑桥A水平考试同级的考试,在鉴定考试水平方面,有着剑桥国际教育鉴定局的成员作为顾问。在任何科目的新课纲制定下,都保持应有的国际水平,没有任何程度的妥协。

黄家和(中)与中六中文促进会代表讨论中文课纲。(取自黄家和面子书)

他今日在面子书发文说,他过去几天见了许多朋友,包括大马考试理事会、中六中文促进会、大学讲师、联邦督学等人,讨论2026年STPM课纲课题,特别是中国文学史被剔除一事。

黄家和说,若综合中港台的大学预科(高中六年级)之教学目标,基本与我国中六华文科一致,即注重语文知识、(文学)文本分析与赏析。

“同时,不管是中国的高中考试、台湾的学测、香港的中六,都一概注重文本学习、不是研修中国文学史。

“犹如文章上述所言,整个新课纲的制定、为何把文学史从课纲拿走,教育部都采纳了学者、民间、老师学生的意见;通过学术作讨论、参考中港台同等文凭的方向、以及老师学生的意见为依归。”

黄家和说,中六中文促进会周六(8日)在讨论中,很明确的点出当前STPM华文科的问题,包括课纲繁重、死背闷记和考生下降,这是大家真真应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他直言,自己26年前也是报考中六华文科的一人,当中的课纲繁重,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如今回想也不知道当年的勇气从哪里来。

“今天的讨论,我们必须聚焦于学术讨论、课纲实践、以及中六教师学生的需求,不能人云亦云、非学术方向讨论。

“我们实际上面对的问题,是STPM华文科考生每年减少,甚至比报考淡米尔文来得少。”

他说,从2013年中六开始实行3学期制的时候,STPM华文科报考生有550人,报考人数逐年下降,2017年只有277人,到了2023年只有220人。

他认为,让考生重拾兴趣和信心是当务之急,但这不是说为了吸引更多考生,就得把STPM华文科其中一块拿掉,只是要如何通过教(文学)文本,接触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让学生的学习更为集中,激发对文本的兴趣,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