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法案保障全民福祉 邹宇晖斥马哈迪四大谬论

《星洲日报》2025-03-05

全国:城市更新法案保障全民福祉,邹宇晖驳斥马哈迪四大谬论
邹宇晖促请马哈迪停止政治操弄。

(劳勿5日讯)针对前首相近日发表言论,指控《》将导致马来人被迫迁出城市,进而削弱马来人在城市的存在感,民主行动党劳勿区国会议员,炮轰这种论调不仅缺乏事实依据,更是刻意种族化此法案,继续老掉牙的政治操弄。

他指出,事实上,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强调过,《城市更新法案》的核心目标是改善老旧城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确保公平的补偿机制,而非如马哈迪所指“排挤”任何族群。

邹宇晖列举马哈迪几项谬论,一一反驳,以正视听:

谬论(1):马哈迪错误地指控法案是为了“驱逐”马来居民,让城市变成非马来人的地盘。然而,法案的精神根本不是要排挤任何族群,而是要提升所有居民的生活条件,并确保他们在城市中仍有居住权利。

法案规定,任何城市更新项目都必须获得多数业主的同意,而不是政府单方面决定拆迁。受影响的居民将获得补偿,例如现金赔偿、可负担房屋优先购置权、甚至等值单位交换,而不是被迫搬迁到无法负担的新房产。许多马来人、华人、印度裔和其他族群都居住在老旧城市区域,大家能从法案中受益,因此将其描述为“针对马来人”完全是误导性的说法。

谬论(2):马哈迪声称城市更新后,所有房产都会变成“豪华公寓”,贫困群体无法负担。

马哈迪故意渲染贫富对立,制造恐慌,无视法案保障不同经济阶层的居民的内核精神。法案规定,在所有城市更新项目中,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可负担房屋,确保原居民仍能在城市居住。国家房屋政策(Dasar Perumahan Negara)明确要求发展商提供一定数量的低价单位,避免贫困人口被边缘化。

谬论(3):马哈迪暗示《城市更新法案》类似于新加坡的城市政策,会导致马来人被强制迁移,并失去土地和产权,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法律依据的煽动性言论。

《联邦宪法》第13条明确规定,政府不可无故剥夺公民的财产,任何征收必须给予公平补偿。而且,马来西亚的法案更加尊重私人产权,必须征得业主同意,不会像新加坡那样由政府主导征收土地。马哈迪自己在担任首相期间也执行过城市发展项目,当时并未提出这些荒谬的指控,现在却为了政治目的歪曲事实。

谬论(4):马哈迪声称法案会导致马来人被边缘化,无法享受城市的发展成果。然而,他忽略了法案带来的经济增长将如何惠及全民。

邹宇晖强调,城市更新将带动周边商业和就业,让更多低收入群体获得更好的经济机会,而不是被边缘化。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如公共交通、医院、绿色公园等)将提升所有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不仅仅是某个族群受益,相反的,有规划的城市更新,是可以改善所有人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

“马哈迪的言论,显然是为了煽动族群对立,制造不必要的恐慌。事实胜于雄辩,马来西亚需要理性、务实的城市更新政策,而非出于政治目的的误导和阻挠。”

他表示,对于所有关心国家未来的马来西亚人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谁会被赶出城市”,而是“如何确保所有公民都能从城市更新中受益”。

他促请马哈迪勿再种族化所有事情,作为前首相,马哈迪应该以事实为依据,支持符合全民利益的政策,而不是制造分裂和恐慌的陷阱,让马来西亚继续深陷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