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报》2024年12月08日
根据马来西亚社会保险机构旗下的官方求职平台MyFutureJobs提供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柔佛州共有7万4710个职位空缺,但只有5万1946名求职者在积极申请工作。其中,需具备学士或文凭资格的职位有2万9753个,但柔佛州仅有2万3034名毕业生满足这一要求。此外,柔佛州的大学毕业生中有22.3%从事半技能或低技能工作,显示出显著的人才错配问题。
上述数据表明,柔佛州的人才生态系统在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尽管马方成立柔佛州人才发展理事会(JTDC)并由柔佛州务大臣共同主持,但柔佛州的商业社区在等待这些长期措施生效期间,仍需要短期的补救措施。
在当前柔新特区的人才环境挑战下,新加坡企业如何能更稳健地进入这一区域?
根据MyFutureJobs的数据,柔佛州拥有马来西亚最多在外工作的本地人才。柔佛州人口约为400万,其中有89万4000名柔佛出生的劳动力,但其中42%(约37万5000人)并未在柔佛工作。这与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勤在参加第28届东盟劳工部长会议期间分享的数据一致。目前共有118万马来西亚人受雇于新加坡,其中每天有30万至40万人往返柔新长堤。
这些数据表明,新加坡企业的劳动力中有相当一部分由马来西亚,尤其是柔佛的人才构成。
对于计划扩展到柔新特区的新加坡企业来说,将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员工调回柔佛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这种方式不仅能降低人才保留成本,还可以通过利用已有熟悉企业文化的技能型员工,加速在特区本地人才池的培养。
假设将一名在新加坡企业工作多年的柔佛籍员工调回柔佛,在新建的柔新特区业务部门担任经理或主管职务。
合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
由于以下原因,该员工可能愿意接受比在新加坡较低的薪资待遇:
较低的生活成本:柔佛的生活成本显著低于新加坡。
更高的生活质量:通勤时间和风险减少,同时能与家人和朋友更亲近,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长期保留效益:被调回家乡的员工更可能长期留任。
此外,这些了解企业文化的柔佛籍员工可以更高效地培训本地新人才,加速本地团队的发展。
总的来说,柔新特别经济区仍然受到新加坡商业社区的高度关注,人才是其中的关键议题之一。新加坡企业应尽早考虑这种调配策略,作为解决人才挑战的可行方案,同时为区域内的长期人才策略制定计划。
通过合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新加坡企业可以在柔新经济特区内建立稳固的业务基础,充分把握这个充满潜力的区域所带来的机遇。
(作者为YYC超越集团柔新特区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