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教總六十週年前夕‧大局為重免華教分裂‧董教總分工不分家

《星洲日报》2011-11-18 19:03

292x300.2011.11.18.hu111110b16.jpg教總總務陳清順:如果出現不利華教的措施,越多人反彈越是好事。(圖:星洲日報)

教總成立60年,肯定曾經經歷最大的考驗,或面對最大的危機。對王超群來說,最大的危機並不是他差點在內安法令下被扣留,而是2006年發生的董教風波。

因華小董事部主權而起的這場風波,使到董總與華小校長職工會的關係陷入僵局,而以華小校長和教師為會員的教總,曾經面對“董教總分家”的抉擇。

王超群說,當時的確有人提出上述看法,可是在考慮到我國華教的發展,仍需董教總團結一致,站在同一個陣線共同努力,在以大局為重的情況下,教總決定繼續把董總作為合作的伙伴。

他說,“董教總”已經成為一個名詞,曾經有外國人打電話來找“董先生”,這也說明了,董教總是不應該分裂的,如果這兩個組織鬧分裂,華教更容易被人分裂。

“不過,我們仍有分工,在不同階段的教育機構扮演我們的角色。”

他說,兩個組織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捍衛和發展華教,即使在一些課題上有不同的看法,也不能指董教總意見分歧。

“關心政治超越政黨”•教總與政黨關係好

在90年代,董教總與華基政黨關係良好,經常不定期的舉行會面,針對爭議性的教育課題進行討論和尋求共識,以在爭取時達到里應外合的效果。

可是到了後期,這種會面逐漸減少,甚至是不舉行了。除了教總,其他華團組織也針對教育課題直接會見國家領導人作出反映,這是否代表教總與華基政黨以及其他華團漸行漸遠了呢?

針對這點,王超群認為,教總與各政黨仍保持良好關係,但他強調,教總仍保持“關心政治,超越政黨”的原則。

有管道與教部對話是好事

陳清順校長說,教總已有管道直接與教育部對話,這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他不認為華團反映華教課題是把教總邊緣化;對他來說,這只是表示華團對教育課題的關係,如果出現不利華教的措施,越多人反彈越是好事。

教總前主席林連玉曾說過:“馬來西亞到現在還有華校的存在,不要忘記教總的功勞。”這句話突顯出教總在我國教育發展上扮演的角色。教總是為捍衛華文教育而誕生,因此維護及發展華文教育是她的使命及首要任務。

即使60年後面對轉型的需要,教總仍堅持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