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又再伺机出手国内中文地位的话题,这一次将焦点注重在吉隆坡市中心的中文招牌,并且夸大其词的说“我好像身在中国”。
这类充满挑衅的话题,是马哈迪想要“干扰”大马华社时就会“发作”。在此之前,他二度任相时针对柔州大型填土城市工程碧桂园森林城市,所发表的“百万中国人涌入占据城市,马来人将住进森林论”,甚至还把这个国内最庞大的造城项目打击得体无完肤,直到目前才逐渐复原。
如今他以一贯排斥中文和日渐强大中国资金的作风提起“身在中国”论,志在挑起马来保守派敏感神经的议程,不过是旧病重犯,但是马哈迪如此夸大发布有害市场毒素的坏习惯,要到哪一天才能消停?
无须多管闲事
马哈迪说的歪论中虽有一部分是事实,城中的确是有一些违反我国广告招牌条例的商店,而且他们也的确多是中资、马中合资或是国内华商经营的店铺。但是这些违例现象自有相关的部门管辖,根本无须由政客上纲上线到意识形态的挑衅,更无须有人去学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或许马哈迪是看到团结政府全心全意在发展经济,暂时没什么政治课题可以炒作,他又无法等太久,眼见政坛伊斯兰党也在炒冷饭,依然在对霹雳州安顺斜塔广场举行的国际关公文化游行事件大作文章,紧咬着“中国代表挥舞中国旗打招呼”的课题不放,还莫名其妙的搞起爱国集会,马哈迪这才随鸡起舞,棒打中文在首都“喧宾夺主”。
许多人都去过马哈迪说的吉隆坡金三角市中心,近年中国游客和中资商店大举入驻,中国美食与中文广告招牌林立也是一个事实。但是若如他所的“所有招牌都是中文和英文翻译”,以及“完全没有马来文”,则是完全的不符合事实,简直是诬蔑和挑衅。
再说,与中文广告文字过大同步上演的违规,尚包括英文和阿拉伯文,马哈迪却一字不提,只是选择性专攻中文。
我国的广告招牌条例,可接受已在马来西亚注册的国际性大品牌名字可占据招牌第一大字,但仍有一些条规必须依循。但是一般店铺的招牌文字,一定是国文最大,其他次之,凡“妹仔大过主人婆”就是违规,地方政府有权拆招牌和开罚单。
“The Loaf”也不见国文
像马哈迪以前投资的面包连锁店“The Loaf”,英文来的,也不见国文,目前在全国各地可见,或许是地方政府给他面子没去干涉,照他的话说,他是不是自己觉得是生活在英国,所以不在招牌置入马来文?
他的有毒贴文的第8项“我好像身在中国”、第13项“或是我们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和第17项“有人告诉我中国电视台甚至称大马是小中国”句句直击马来保守派的敏感线,可说是完全的居心不良,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夸大其词,人在吉隆坡金三角,眼见皆不实。
大马正计划把吉隆坡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全球大都会,团结政府的努力已渐有成效,中国资金的大举投入,明显是经济动向和市场导向,它与政治无关,更与种族无关。
更何况,中国还是大马建交50年的超级好朋友,马哈迪和伊斯兰党以及排斥中资的保守派硬硬将凡涉及华裔和华文的一切,包括文化、文字、经济和政治等都胡乱炒成一大碟来攻击以获取族群支持,他们或许可获得一些选票,但对国家而言真说不出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