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亦鸣

昌明团结政府推动许多经济策略,似乎慢慢地显露出转机,经济可能一片升华,让人民喜出望外。

那些具有扩大本身经济蛋糕的富者,掌握了经济命脉,在经济危机的缝隙中,依然强势出击,没有在劣势的环境中败下阵来。政府向这些富人群体抽取更多的税务,不会造成他们生活成本压力。

富人具扩展经济思维

富人群体具有扩展经济的良好思维,即使面对生活成本不断地飙升,他们却可以在劣势的环境中生存。

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富者永远都对物价飙涨可保持良好吸纳的地位,绝对不会因此而被难倒。

即使政府采取对富者抽取更多的税务,那也是九牛一毛而已,因此政府随着推动“借富济贫”的措施,来推动对穷者的援助计划。

政府废除汽油补贴,对富者也仅是沧海一粟,其实他们所驾驶的汽车如劳斯莱斯或马赛地,都使用RON97汽油,因此废除RON95的汽油津贴根本没有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

政府通过帮助贫穷者经营商业,确实可帮助贫穷阶级者,有少数的穷者在政府的协助下,通过自动贩卖机卖食物,月赚1万令吉,可见政府深切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达致了美好的目标。

虽然有穷者通过政府的努力而把生意转型,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多数的穷者依然对政府有所寄托,盼望政府继续给予他们更多的“民粹”利益,多多益善。

但政府即使能够不断给予援助金,却也抵挡不住物价狂飙的压力,穷人依然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压力,于是陷入更穷的处境。

应对方式不同

富人与穷人在面对经济窘境时,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富人只要多赚一单生意,就立马把这种窘境化解;穷人面对这种窘境,却显得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政府推动经济改革是好事,对富人来说,绝对可以承受这种压力;但对穷人来说,就只好勒紧裤带,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

富者有应变能力,绝对可以转危为安;穷者则感到束手无策,只盼望时常有榴梿掉下来,才不会陷入困境。

政府可能认为穷者一样拥有像富者的思维,于是想“赶鸭子上架”,但最终穷者依然被抛在后头,与富者的距离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