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侮辱他人宗教信仰


Mustafa K. Anuar

如果我们能够在社会中拥抱多元,异中求同,将会获益良多。(档案照:透视大马)

宗教是一个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因素,尤其是在像马来西亚这样多元化的社会中。多年来,某些人为了自身利益,将宗教作为武器,挑拨离间,制造社会分裂。

换句话说,宗教常常变成了社会分裂的因素,而不是它原本可发挥的作用——作为搭建沟通桥梁或愈和创伤的媒介。

正因如此,副首相阿末扎希日前提到,尊重宗教是双向的,这一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阿末扎希周日(19日)出席2024年泗里街省预祝达雅节联欢会上致词时说,“为了让我的宗教受到尊重,我必须学会尊重其他宗教”。

虽然他向多元文化的砂拉越人做出的保证值得赞赏,但如果他向其他西马的政治人物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一重要信息会更有分量。过去曾有报道称,某些穆斯林,包括传教士,侮辱其他信仰,甚至曾发生穆斯林威胁要焚烧《圣经》的事件,这显然引起了基督徒的焦虑和恐惧。

当那些被指控侮辱其他宗教的穆斯林个人似乎没有受到法律制裁时,这只会加剧非穆斯林的恐惧。

为了维护国家和谐与宗教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政府必须采取行动对付那些侮辱他人宗教行为。

日前,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Jakim)设立了24小时热线,供公众举报任何 “侮辱伊斯兰教 ”的事件,包括在社交媒体上的侮辱行为。

负责宗教事务的首相署部长莫哈末奈因说,提供热线服务涉及到Jakim、各州宗教局、警方和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之间的合作。

这显然是向那些试图与当局作对的顽固分子发出的强而有力的信息。

然而,按照扎希的观点,尊重宗教应该是双向的,因此当局也应该采取类似的措施,来保护其他宗教免受侮辱。

既然我们没有涵盖所有宗教的部门,那么大可以结合马来西亚五大宗教谘询理事会(MCCBCHST)、警方及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在国家团结部下设立一个代表所有非伊斯兰信仰的监督单位。

此举能够向公众表明,政府深切关注宗教谩骂和宗教间分裂的问题。

同时,这也能够展现政府公平对待不同宗教的信徒,这些信徒同样关心自己的宗教信仰受到玷污。

此外,这也符合穆斯林的利益,因为伊斯兰教义禁止穆斯林侮辱其他宗教并散播仇恨的种子。

话虽如此,我们也必须一起努力,明确界定“侮辱宗教”的具体含义。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滥用过于宽泛的定义,妨碍言论自由与合理批评。

我们也应该警惕,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那些肆意辱骂的人,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胆大妄为,从言语或文字上蔓延开来的仇恨,可能最终会演变成暴力行为。

如果我们能够在社会中拥抱多元,异中求同,将会获益良多。

让我们对种族和宗教之间的团结及相互尊重充满信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