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蔡傌友促重新评估贡献 分配资源让华小发光

(吉隆坡21日讯)大马彩公益金主席丹斯里蔡傌友认为,国家领导人与教育部需重新评估华小对国家发展的功能与贡献,增加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协助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他强调在管理华小方面,教育部不应用管理国小的狭隘思维来管理华小,而且不要再在族群框框里原地踏步,需根据需要来建华小,因为华小不仅仅贡献华人社区,也贡献给马来人社区。

他说,华小应该重新规划,更有效的利用资源的分配机制,包括兴建学校、管理及师资培训,与时俱进,加入新能量,重新出发,以及物尽其用。

蔡傌友
蔡傌友

他说,教育部应根据各地区的人口结构与需求,兴建华小及搬迁微型华小,并减少迁校的繁文缛节。

蔡傌友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表明希望政府增加华社对华小发展的信心,让新生代在有利条件下更具竞争力。

他说,我国有1302所华小,但华小没有被充分利用,因为有616间属于微型华小,即47.3%资源被浪费。

他说,华小问题是有太多微型小学,但由于教育部在政策上缺乏透明度、有偏差,使到华社对教育部没有信心,担心微小关了不能再开,进而导致华小的教育资源没有被善用。

“如果以一间华小平均100万令吉来计算,就可能超过6亿令吉的教育产业没有发挥为国家培养人才(树人)的应有效益与效率,而且每年学校还要负责师资队伍与学校维修,这些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在有需要的地区。”

他说,这种非理性资源的分配,无法持久,微小最后也将被迫关闭。

蔡傌友指出,华社应自觉、自力更生,但华社面对对政府的不信任问题,而不敢对1302所华小的现状作任何改变。

“搬迁的方案速度与成功的经验又差,要搬迁616间微小需要多久时间而焦虑?”

中印崛起掌握优势   应大力发展华淡文

蔡傌友指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贸易国,以及印度的经济突飞猛进,我国政府应大力发展中文与淡米尔文。

他说,中文是世界三大语言之一,也是一个学习的媒介语,而互联网有很多中文使用者,网络世界内也有很多资讯和资料库,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说,懂得中文将会是一个强项。

他说,印度的崛起,可能令淡米尔语成为通用语文。

他说,再加上国文与英文的掌握,大马人将非常有竞争力。

“副教长无兵能做什么?”

至于对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的期望,蔡傌友说,他希望黄家和能继续进行华小发展规划的工作。

但他说,虽然教育部有华裔副部长,但这名副部长有将无兵,没有兵一起作战,因此在解决华教问题上面对难题。

“教育部对华教半推半就,有偏差。副教长有将无兵,教长掌握实权,副教长能做什么?全国1302间华小,维修等费用需靠财政预算案,每年要找教育部索取拨款。”

他继说:“华小的搬迁、维持费、教师的薪金待遇、课程安排,教育部是否真心对待?华社每年都在筹款,(华小)费用应由教育部负责。”

他说,虽然政府有拨款给华小,但在执行上出现偏差。

移交391万津贴临教

大马彩公益金周三(20日)移交391万令吉,作为华文临教津贴用途,并由大马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代领。

公益金是由私营企业于2011年7月8日所创立,蔡傌友是公益金的始创以及永久受托人。

公益金属有限担保的一个独立、非营利,非政府的公益机构,以马来西亚社群的利益为大前提,确保进行推广及支持教育工作;资金主要来自大马彩私人有限公司(大马彩运作下)的盈利以及公益金的投资回酬。同时,公益金也接受公众捐款。

大马彩公益金的使命是资助本地学校、学院、大学以及高等学府的建设、推进与发展,至今已经捐助超过1亿3000万令吉给全国有需要的学校。

善用华校生为国家增值

蔡傌友指出, 几百年来,华社苦心经营的华小,政府应该为我国所用,不应该遗弃不加以利用为国人与国家增值。

他说,不可低估了这些几辈人辛苦建立的教育事业,轻易的被弃放,而不用正面的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调整,发挥更有效率的功能。

“华族对国语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了。华裔这么多年来,已经在国语下了不少苦功。

现在的华裔代议士都可以用国语在国会或州议会滔滔不绝的辩论。日常上班开会都以国语为主,官方书信往来都用上了。”

蔡傌友指出,教育部应该以宏观角度研究与解决华淡小所面对的各种挑战,以务实的态度对待问题,有效的加以解决。

他说,这样才可以确保所有学子都能获得永续发展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国人与国家增值,方可改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