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金办华文临教津贴移交仪式

公益金办华文临教津贴移交仪式

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益金一直支持教育并积极响应政府加强马来西亚教育基础的号召。

公益金致力于资助本地学府的建设、推进与发展,当中包括了学校的翻新和建筑工程、硬体设备采购以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或提升。 直至去年12月31日,公益金在成立的这12个年头里,所承诺的捐款数额高达1亿3千106万8千810令吉。

公益金所捐助的学府,涵盖了位于全马14个州属,如雪兰莪、吉隆坡、霹雳、柔佛、 彭亨、马六甲、砂拉越、槟城、森美兰、吉打、沙巴、吉兰丹、玻璃市以及登嘉楼。而各州受惠的学校涵盖各源流,如国小、华小、淡小、国中、华中和独中。
在资助教育方面,公益金秉持了一视同仁的理念,为马来西亚的教育出一份力。

近年来,华文科师资短缺问题日益严峻, 学校要聘请临教,却面对金钱不足、华裔师资逐年减少等问题,持续困扰华中。华文师资短缺造成了SPM考试华文报考率持续降低,衍生出选择进入教育系以便在日后执教华文的人数也逐渐减少。华文师资短缺不止发生在华中,连带华小也面临同一个问题。
这个恶性循环的现象,令人担忧本国华文教育未来整体的发展将每况愈下。

我国的华文老师短缺有多种原因, 当中包括:
i. 随着年長老师已达退休年龄或提早退休,华小平均每一年大约会有500到600位老师退休或离职。
ii. 退休后的老师也无意通过约聘继续执教。
iii. 报考SPM华文科目的学生减少,造成了新培训师资的逐年递减。
iv. 年轻的一辈对申请当老师提不起兴趣或被鄰国所聘请了。

根据教育部的课程, 华中课程只有一科华文课,因此现有的全职华文老师不足,所以短期内有迫切需要聘请大约70多位临时华文老师以填补全职老师的空缺。

为此,教育部拟定了几项计划短期及长期对策,其中一个短期对策就是增加资金来源以聘请华文临教。所以在华中发展理事会与华中校长理事会及前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的穿针引线下,并获得现任副教育部长黄家和的推行,公益金得以参与这项非常有前瞻意义的计划。

公益金将捐助391万令吉作为聘请华中临教的津贴。这项为期共两年的津贴是个短期解决方案,有望与长期解决方案相辅相成,为长期悬而未决的华文师资短缺问题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公益金谨订于今天上午10时,于吉隆坡瑞吉酒店举办移交仪式。

届时,公益金信托委员会主席丹斯里拿督斯里蔡傌友、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财政部副部长林慧英、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主席郭金棠,以及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林汶珊校长将出席移交仪式。

公益金将继续积极配合各造,竭尽全力贡献大马华中以维护华中在国家教育体系的地位与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