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歷史倒車,開民主的笑話

《星洲日报》2014-04-02 09:52

首相署部長沙希淡認為,要解決我國種族爭議課題,最簡單的就是落實以種族為主的選舉,即華人只投票給華人,馬來人投票給馬來人或土著,印度人只投票給印度人;同時根據人口比例來分配議席。

儘管這是他個人的看法,並不代表政府,但我們仍要指出,這番似是而非,充滿誤導性的荒謬言論,影響極壞,不是一位有責任感和智慧的內閣部長所應說的。

這種“種族投票論”,存在著許多站不住腳的地方。

首先,這是一種“分而治之”,對人种進行分隔的投票制度,充滿了種族色彩,只會加深種族之間的隔閡,完全無助於解決種族之間的問題。

其次,根據人口比例來分配議席,只是在形式上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公平,並不能真正保證公平的原則獲得履行。

“目前的制度已造成了我國的少數種族獲得比例較多的議席。如果政府能以種族比例來投票,即使到世界末日都永遠不會發生種族爭議的課題。這也表示,誰出任首相或國家元首,都不會有爭議。”

沙希淡的上述言論是不是要闡明:國家必須永遠操縱在多數種族的手上,並且永遠只有佔多數的種族才能出任首相?

按照他的這種說法或政治邏輯,則只要人口的種族結構保持不變,美國永遠都不會出現一位黑人身份的奧巴馬總統;泰國也永遠不會選出一位華裔血統的英叻首相。

不客氣的說,沙希淡幻想中的“即使到了世界末日都永遠不會發生種族爭議的課題”的所謂理想,乃是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的反射,且完完全全是建立在永續保有政權的思維上。這種“唯我獨尊”及“獨攬大權”的狹隘思維,是有違我國的國家憲法精神的,也是不符合普世的民主觀念的。

在民主的國家裡,社會是由平等的人構成。平等意味著權利和義務平等,它與種族、性別、文化、體能、智力及宗教信仰無關;簡單的說,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人們不應因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在政治上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事實上,一個國家之所以會出現種族爭議課題,往往是因為它實行了在各種族之間建起鴻溝的種族政策,造成各種族之間缺乏相互的交流、溝通,也缺乏了相互的諒解和尊重。這才是種族爭議此起彼落的根本導因。

無可否認的是,不分種族的民主制度的實施,是非常复雜且困難重重的,現有的民主選舉還存在著它的許多局限性,特別是在解決種族矛盾與衝突的問題上,民主選舉還有它許多不足甚至無可奈何的弱點。所以,在民主的實踐中,我們才要不只強調“少數服從多數”,更要落實“多數尊重少數”的理念。

150年前,廢除美國奴隸制度的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就已提出民主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權(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the people)的觀念。但在民主制度已經發展到另一高度的今天,竟然還有人認為種族性的選舉可以解決種族爭議,那不是開歷史倒車,開民主的笑話嗎?

(星洲日報/星‧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