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贪会调查财政部前部长敦达因并查封达因家族持有的Ilham大厦,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阴阳怪气、讥讽与调侃的说了一番话。
马哈迪是我国在位最久的首相,他首次执政长达22年才退位,2018年复出二度担任首相至2020年。现年85岁的达因与马哈迪关系密切,曾两度在马哈迪的内阁内担任财政部长。马哈迪二度任相时,达因也受委为资政理事会主席。
贪污是人性贪婪的反映,是令人深痛恶绝的人格败坏,敦的封衔是表扬受封者的德高望重和对国家的巨大贡献。两者之间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但马哈迪却拿“敦”勋衔和贪污说事,难免令人诸多揣测。
身分玷污与耻辱
按常理而言,拥有“敦”勋衔的人士都是拥有高尚道德标准的国之贤才,这些人应该更加了解和尊重国家法律、也应该更了解贪污是道德的败坏与人格的沦丧。这些人一旦受到法律的调查,就是对他们道德与人格的质疑,不管法律程序的后果如何,都是他们身分的玷污与耻辱。
反贪会依法调查,自然有自己的调查方法与手段,我们必须相信反贪会不会逾越法律的权限,更不需要别人说三道四、胡乱揣测或将一些莫须有的理由或原因扯进去,这是对法治精神的污辱和挑衅。

马哈迪在社交媒体语带嘲讽表示,完全同意受封“敦”勋衔的人士应被调查,当局必需获得证明有关人士犯下违法行为的书面证据后,才能扣押资产,反之不能只靠怀疑他们犯罪,就扣押有关人士的资产。
一名人士被调查时,无法解释本身获得的资金或财富的来源,资产被暂时扣押,或个人被延扣,相信控方都有本身的考量和判断,不需要他人的置喙。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古语也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人能够逾越法律。在这个文明的现代,国家昌明、法治健全,所有案件的调查,相信会依据法律的合理程序进行,找出确凿的证据将案件定夺。
马来西亚贪污已经泛滥成风,国际透明组织大马分会公布的2022年清廉指数(CPI),马来西亚在100分满分中只得分47,连续3年下滑,在180个被评估的国家中排名61。大马从2019起都呈现下滑趋势,分别是53分 (2019年)、51分 (2020年)及48分(2021年)及2022年的47分。
大众会挺反贪会
反贪会查达因引人注目,普罗大众相信也会赞同反贪会采取行动,重新调查柏华嘉钢铁案(Perwaja Steel )、峇贡案、MISC、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PKFZ)诈骗案、Maminco锡丑闻等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巨额的亏损,有必要向全民揭开可能所牵涉不为人知的黑幕。
马哈迪说“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消除贪污”,希望这是一句真心话。首相高级政治秘书拿督斯里三苏依斯干达也直接点名,拥有高级头衔的政治领袖更应该接受调查,包括马哈迪本身,以证明自己的清廉。
马哈迪向来受到诸多的指责,他是否更应该挺身而出,证明自己和儿子财富的来源?这不但可以还自己清白,还可以反诉政府对他的指控,讨回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