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美債•一樣危機兩樣情

美國債務危機• 國際財經 • 2011-08-10 14:40

(比利時‧布魯塞爾10日訊)近來,國際金融市場風雲突變。先是意大利與西班牙國債遭到市場拋售,收益率不斷升高,緊接著標普又下調了美國政府的信用評級。一連串事件嚴重打擊了市場信心,導致全球主要股市大幅下挫,主要幣種劇烈波動,恐慌情緒在全球蔓延,市場普遍擔憂經濟“二次探底”是否到來。

這次市場恐慌,源自大西洋兩岸的國債同時遇險。一邊是市場自發拋售,一邊是評級機構的降級。而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債市、股市、匯市所產生的共震,對世界市場的影響遠大於單獨一個市場的波動。

美元目前仍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截至2011年二季度,美元佔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比重已經降到1999年3月以來最低水準,但仍佔60.7%。而歐元的比重為26.6%。因此,世界各國政府對美元波動的關注程度要大於對歐元的關注。

其次,美元仍是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計價貨幣,其波動會直接反映到大宗商品上,這方面歐元的影響力還十分有限。

第三,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衍生品王國,其衍生品都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特別是當今全球金融系統聯繫緊密,美國的許多金融衍生品賣到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地。從2008年次貸危機蔓延的過程看,往往是美國院裡著火,結果受災更重的是歐洲。同時美國國債是許多金融交易的抵押品,美債被降級意味著交易成本增加,其對全球市場流動性的影響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但有意思的是,市場對美國國債和歐元區國債的認同並不一樣。在歐洲,一旦哪個國家國債評級遭降,其國債收益率就會提高,表明國債正遭到市場的拋售。而標普下調美國國債評級的消息傳出後,雖然全球股市大跌,但美國國債收益率不升反降,表明市場此時仍然將美債作為避險工具。

筆者認為,美元、歐元國債收益率的不同走向,反映了市場對兩種國債的性質有不同看法。歐元“年紀輕輕”,歐盟特有的政治體制使成員國在協調財政政策上困難重重,而歐元區國家近年存在社會負擔沉重,勞動生產率低下,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等問題,因此,歐元國債被當作了反映歐元區經濟狀況的鏡子。

美國則不然。美國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其金融遊戲規則制訂者、科技領頭羊、軍事霸主的地位至今無人可及。雖然美國國債遭到降級,但市場仍相信,美國不會倒。或者說,如果美國倒了,其他國家可能會更糟。

總之,無論是美債還是歐債危機,都對市場信心形成了巨大打擊。而越是此時,信心的恢復就顯得越為重要。應該看到,歐債危機並沒有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西班牙、意大利的經濟基本面還算健康,特別是歐洲火車頭德國上半年的經濟表現仍然良好。而美國債務被降級,並不意味著一定會遭到市場拋售。只要各方保持信心冷靜應對,渡過危機並非不可能。(新華社)

来源: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