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焕然教授·会是经济向左,种族向右吗

《星洲网》08/10/2023

今后领导的所谓团结政府的走向,会不会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向左,种族向右的双头方向呢?这样就能疏导民怨?还是民怨更深?真不靠谱。至于永远不会满意的敦马,就不要太在意他了。

提倡的2020宏愿,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国民教育的集体记忆中。他曾被誉为大马现代化发展之父,但他操弄体制,把控媒体,套句潘永强当年在《再见马哈迪》所说的“让巫统的党国体制走不出朋党恩庇、滥权不义的泥淖。马哈迪对国家制度的摧毁与破坏,是不容推诿与开脱的。”

直到阿都拉巴达威任相,大马人才走出敦马的威权,言论相对自由。只是敦马很不爽。

到了时代,则是到处充满机会的时代。很多过去以为“不可能”的事都成为可能了。纳吉掌政后期常被人耻笑,但从各项基建来看,他并非无能之辈。当然,同样不爽他的,还包括敦马。这其中不知有多少是因利益分配的问题。

从505到509,纳吉、巫统和马华公会已在华社被植入很负面的形象。再怎样“分点糖果”给华社华教也无济于事。倒是其贪腐烙印却激起包括马来社会在内的“全民”不满。逾90岁的敦马再度出山,权谋结合的铁票,的确起了海啸效应。只是擅于权谋的敦马既是机会主义者,也是现实主义者。邱武德曾指说马哈迪的意识形态,主要是从他的(马来)民族主义、资本主义、伊斯兰、民粹主义与威权主义建构而来。我在509前夕本专栏撰〈敦马的功过与权谋〉(2018.4.29)就已写说即使敦马现在九十几岁,跟希盟来个什么权谋结盟,我不认为这一套马哈迪主义是“被告别”了。一些东西,很明显,他还在操弄着。

509变天,欢呼声中大家期待改革。但希盟执政时期做了哪些具有正面影响的改革事,好像数不出几条。当时他们在忙什么?但可以证明一点,敦马从来没有改变过。很多政治时评人和铁粉网民早被打脸却还不自省。

喜来登政变,任相,背负“叛徒”骂名,然而他至少是勤政的。MCO疫情期间,频频很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姑不论这些政策做的好不好,对不对,在那段疫情狂袭的最艰难日子里,他至少亲民(尤其是深获马来社会的信任),常出来给人民信心喊话。在最初那段不知未来的时间里,至少国民的心没有那样慌乱。稳了民心。国盟土团今天靠慕尤丁有这么高的马来民望,不是没有原由的。就算是后来那个短暂出现的沙比利首相,其国阵里的当官派也都还是勤政,顾虑民怨的。

如今安华领导下的团结政府,你们在做什么?在忙些什么?焦点放在哪里?就不多讲了。因为你们一直说大家应要给你时间,否则不公平。6州选举过后,很多人贴文,希望希盟尤其是公正党能自我检讨。但关键还在安华。已有很多人在担心他会不会在种族和宗教课题上“转右”,去跟国盟比拼马来和宗教的民粹。

安华任首不逢时。之前的疫情防控,慕尤丁的所谓对策已把国库资源耗得太多。再加上当今的国际局势,经济欲振乏力,涨声四起。知道是全球问题,但这毕竟是沉重的民生问题。不管治不治得住这轮涨幅,做政府的,至少要及时拿出相应对策,以让人民感受到你与我们同在。这是最基本的为政之道。团结政府官老爷们,你们现在忙些什么呢?对策与执行力才是当官做政府的KPI。最忌推诿责任,理由多多。此时此刻的选民,尤其是马来人是不会谅解、同情你的。

那天和槟城的朋友吃饭。我问:槟城火箭内部有权争,一些领袖也不够谦虚,为什么还是那样巩固,有票?朋友回答:因为他们有政绩,带旺了槟城经济。不仅是旅游业,槟城的科技产业也是很强的。与当年民政年代相比,火箭当政后,槟城经济的确有明显改善。这份情意结是槟城人民义无反顾支持希盟的重要原因。

是的,交出政绩多么重要。问题是,今天安华领导的所谓团结政府,我们可以预感到的经济“改革”,会是重在民生日用津贴的“重新分配”,有人说那是在国内进行“劫富济贫”,而不见有太多或明显的开源政策。这种重分配不重生产的经济改革认知,是很“左”的,纵然有其公平性,却不见得能促进生产力。

今后安华领导的所谓团结政府的走向,会不会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向左,种族向右的双头方向呢?这样就能疏导民怨?还是民怨更深?真不靠谱。至于永远不会满意的敦马,就不要太在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