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州选举成绩虽然不关联邦政权,然而,由于它涉及我国近一半的州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项对执政不过半年多的联邦政府“期中考”;而这场“考试”的整体成绩,又应当如何诠释呢?
在这6州里,有马来半岛北部与东北3州(吉打、吉兰丹、登嘉楼)是国盟——或更贴切来说是伊斯兰党——执政的;另外马来半岛西部的3州(森美兰、雪兰莪、槟城)则由团结政府的希盟执政,形成3对3的对立形势。
如果州选过后,仍然维持如此的3对3局面,那么团结政府也勉强可说在这场“考试”中“及格”,其执政联邦的政治正当性的也算过关了,那么其继续执政直到任期届满的可能性也就大幅提升了。
伊党续掌3州无悬念
如果团结政府能再下一州,形成4比2局势,那么团结政府顿时气势如虹,几乎肯定就可完成任期,甚至之后连任的几率也提高了。
但一般上认为,伊斯兰党搭配土团党在原有的3州继续执政,几乎没有悬念,而团结政府一方要攻克这3州的任何一州,那是谈何容易啊!所以,这次州选的主战场也就着落在半岛的西部3州了。
如果希盟丢失了任何一州,甚至两州(森、雪),尤其是举足轻重、占了我国国民生总产值四分之一的雪州,那就等于团结政府“考试”严重不及格;而若一不小心连槟城都以微差席次而丢失,那么团结政府就等于全军覆没,考了个零鸡蛋。
“考试”成绩欠佳、不及格,甚至考个零鸡蛋,都会对联邦政府的执政马上造成动摇。
有一个说法是,当下团结政府里的主要组成政党巫统(以及扩大来说它所主导的国阵)会脱离团结政府,而改投国盟阵营;而因为这是整个政党或联盟而非个别议员变节,所以没有触犯反跳槽法。
巫统变节可能性不大
如果团结政府里的一些其他组成政党也有样学样,那么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政府,也就会失去在国会里的大多数支持而倒台。
但坦白说,巫统率先变节的可能性不大。其一,安华与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的私交看来甚笃,两人从以前一起在巫统年代合作无间的政治关系,看来早就重燃,还越烧越热,俨然就是亲密政治战友。
而阿末扎希对于巫统党务的控制,起码在目前也毋庸置疑,有时有些想出位来博取注意力的党领袖如果对安华的施政有所公开批评,也会被阿末扎希或其指定的党要训斥。
阿末扎希无时无刻不为安华,以及(他自身担任副首相的)团结政府护航,又怎么会过档到敌对的国盟阵营去呢?
其二,如果团结政府一方在州选中失利,不及格了,那么很大的原因应该也是巫统出师不利,即譬如说巫统在团结政府内部议席谈判里所争取回来上阵的州议席,却输掉给国盟一方,成绩甚至比上届州选里的更差。那么试问巫统又还有什么政治本钱来全党跳槽国盟呢?
国盟早已看穿巫统越来越走下坡的政治实力,即使接收了巫统,那么后者至多也就在该个政治阵营里排在伊斯兰党以及土团党之后的“梗颈三”,试想而知,会好受吗?
可能“党没走议员走”
巫统在之前的慕尤丁政府里当老二,甚至在之后的依斯迈沙比里政府里当个没有实权的老大,都极为不满意了,又如何肯跑到国盟那一方去屈就老三呢?倒不如留在团结政府里,虽然也只是老二,但看来安华也还处处对巫统以礼相待,岂不更好?
但若团结政府在州选里的成绩差强人意,比较可能的也还是发生“党没走议员走”的不良情况。这譬如说个别或成群的巫统(甚至安华亲自领导的公正党)的国会议员们,眼看民意明显倒向国盟一方,遂正式宣布不再支持安华任相,改而支持国盟一方,但也不退出原属的政党。
如果他们被原属政党开除,根据走反跳槽法的漏洞,也还是可以带着议席走的。如果越来越多的议员如是宣布,则团结政府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这应该才是这场州选“考试”对团结政府的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