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各项优惠福利 政府致力扶持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推动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迈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我国也不例外,但微型、中小企业(MSMEs)依然深受疫情影响,无论是在运营还是销售业绩上都大不如前。

纵然在经历了长达两年余的冠病疫情和管控令,全球逐步迎接新常态,但深受打击的中小企业仍明显处于阴霾中。

对原本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企业来说,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此,我国政府就通过昌明大马2023年财政预算案,祭出多项措施和福利,协助中小企业纾困,加快中小企业复苏的脚步。

该预算案通过税务优惠和融资等,致力确保中小企业能尽快恢复竞争力,并提供其业务能力,目前已有无数商家受惠。

此前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会长丹斯里拿督卢成全就指出,该预算案涵盖增强经济韧性、促进经济增长、减轻生活成本压力、人力发展与增加收入的措施。

同时也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生态系统,并侧重于增加对微中小企业的支持,提供信贷便利和担保及其他奖掖措施。

 

从税务方面来看,中小企业首15万令吉的可征税收入,征税率从17%减至15%,有效地协助每家中小企业的征税额减少1000令吉或最高3000令吉。

而这笔减免的税务,中小企业可将其善用于在数字化和自动化项目上的投资,进而率领企业朝向数字化发展。

此外,内陆税收局再次重启自愿申报特别计划2.0(SVDP2.0),从今年6月1日至明年5月31日的宽限期,以“零处罚”政策鼓励之前漏报或少报所得税的人士,纠正和申报税务。

奖掖企业推动数字化

至于数字化方面,预算案也拨出1亿令吉作为中小企业智能自动化奖掖,并拨款20亿令吉支持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可持续性的低碳实践。同时,国家银行也准备10亿令吉融资基金,帮助中小企业转型迈向自动和数字化。

不仅如此,政府也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持续落实多项财政援助措施,包括商业融资担保公司(SJPP)将提供高达200亿令吉的资金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担保。

其中,高科技、农业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担保比例更高达90%、国家银行、国家储蓄银行(BSN)和国家创业集团商业基金(TEKUN)为微型企业和小商贩提供总值17亿令吉的贷款资金。

据了解,上述融资、奖掖的申请过程不繁琐且人性化,符合条件的微型、中小企业应抓紧机会,把握良机申请,以从中受惠,让企业能早日迈向高峰。

全国各地策略性地点
设“MyKiosk”摊位

预算案也拨款5000万令吉予地方政府发展部,助全国各地方政府在策略性地点,设立约3000个“MyKiosk”小摊位,让小贩以低廉租金租用,并提高小商贩的收入,以解决非法小贩问题。

根据目前的蓝图,有关摊位的屋顶将设立太阳能发电,让商家节省电费成本。

政府也将提供1亿7600万令吉供提升包括玛拉(MARA)、吉隆坡市政厅、国家企业家机构(PUNB)和城市发展公司(UDA)下的商业店铺和商业设施。

其中城市发展公司通过马来西亚企业家中心计划,为中小企业和小贩提供商业空间。

政府也通过预算案提升地方政府监管下的美食中心、菜市场和露天市场,让相关的商家能够在更为安全、舒适的情况下营业,同时吸引百姓前往消费,刺激经济。

此外,国家企业家机构也协助土著企业家在黄金地段购买或租赁商业单位,提高土著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协助他们从商。

简而言之,2023年财政预算案从方方面面协助中小型企业减轻财务压力,包括造就更多创业机会,协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规划成本以及对抗通货膨胀。(资讯)

想要了解政府为人民提供的举措详情并受益,浏览 http://budget.mof.gov.my/manfa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