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得罪了谁?/蔡晓薇

大马是一个可爱但又难以理解的国家,可爱在于当我国遭受外来人抨击、揶揄或辱骂时,国人总会不分种族不计宗教,枪口一致对外齐力反击,这时候的“全民一条心”不容小窥。

就如最近一名美籍喜剧演员向大马开了不该开的玩笑,让她几乎成了“全民公敌”,国人“对付”她的方式各异,有者拍影片反击其论调,有者为此报案,有政党向美国大使馆提呈抗议备忘录。

境大马,就连警方也说要寻求国际刑警协助以获取其所在位置。这种种行为看似都在说着:“想欺负大马?休想!”。

政治人物引起争议

当大家因“吾爱祖国”的情操而感到自豪之际,令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又来了。为何每当涉及宗教或种族问题时,不少人的位置又从“大马人”退至以种族或宗教区分,而这些问题的争议,往往是由政治人物引起。

好比最近的“肉骨茶”事件,当其他国家都在积极想方设法提高国家知名度之际,我们却因为“肉骨茶”到底应否列为大马传统美食而在国会吵翻天。

一些从政者认为,若要归类为大马传统食品,就必须是全马人都可享用的食物。无论如何,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表明已指示官员研究把肉骨茶列为国家美食遗产之一。该部将分别邀请非回教徒试吃猪肉肉骨茶及回教徒试吃清真肉骨茶,以探讨此课题。

原以为这争议在发酵几天后就落幕,殊不知国盟没完没了,最新举动是国盟影子内阁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苏海米指该联盟将成立委员会,对肉骨茶可能被列为国家美食遗产一事“反对到底”。

我想,大马美食是百花齐放的,而能否被列为传统美食,在于其特色、历史背景及能否挑动食客味蕾。若只以它是否可让全民享用来作为标准,未免是自我局限。

事实上,大马有很多可以发扬光大的机会,前提是全民需要携手打破一些不必要的局限,只有学会成全,才有希望跨越种族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