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补贴利国利民/南洋社论

2018年以后,经过了几次改朝换代,执政的政党多为策略性联盟。

为了维持执政的稳定性,政府多数不去触碰对人民的补贴,以免敌手趁机挑起人民不满的情绪,在来届投票教训执政党,让他们倒台。

唯随着通胀大涨,政府的补贴越来越大,已经成了很大的负担。在考虑到人民选票和补贴开销,如果要两者兼顾,大有“蜡烛两头烧”的情况,弱势政府只得苦苦支撑,有苦不敢诉。但是团结政府执政,情况不同了。

号称得到148个议员支持的执政联盟,如果不在此时研究减低人民补贴,何时才是适合时机呢?所以,负起减少政府补贴开销的重任,团结政府义不容辞。

削补贴祸及大选

原本经济学者建议先对汽油或燃料进行针对性补贴,因为政府在这方面的补贴,已经增加到大约每年750亿令吉,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但是,至今为止,政府不敢轻举妄动,原因是燃料补贴一旦削减,务必带来其他连锁性问题,几乎是运输费和所有商业活动成本都将跟着调涨,一不小心,可能适得其反,必将祸及大选的胜算。在州选未完成之前,政府不可犯险。

不过,政府在今年对电费进行针对性补贴,获得不俗的成绩。

根据财政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阿末马斯兰透露,政府上半年通过实行针对性电费补贴,节省了41亿令吉。

虽然首相安华在周内宣布,用电量高的家庭用户不再享有电费补贴,用了一个蹩脚的例子“三把风扇、四架冷气机”,遭到市场和反对党的揶揄,不过我们相信政府和国能将研究出一套合理的用电量机制,让B40和M40继续得到照顾。

从电费补贴吸取经验,政府的下一步,在柴油补贴方面预料将更得心应手。

堵走私油省百亿

由于柴油用户大多数属于商业用途,因此,政府关注的是如何阻止柴油滥用,堵住走私管道,将可节省大约100亿令吉的纰漏。

在这一方面,如果可以将商业成本转嫁降到最低,以及不影响B40和M40的家庭开销,甚至还可用来抑制通胀。

此时政府不断强调汽油针对性补贴只影响T20群体,并将省下来的补贴更有效的用在B40和M40身上。

我们也知道,如果汽油补贴在帮助穷人之余,反而让更多富人受惠,这是不公平的现象。

无论如何,相信政府只有在州选过后,才逐步释放汽油针对性补贴的详情。

目前阶段,政府只能强调在这方面的资金流失,避免过早透露,遭反对党见缝插针,或者有心人造谣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