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给中国的诚意,不止一个海参崴

来源:搜狐网    2023-05-16

原标题:普京给中国的诚意,不止一个海参崴,中国想要什么,俄罗斯很清楚 

今年3月中俄高层会晤达成的共识,如今已经开始逐渐落地了。从近期俄罗斯的一系列举措来看,普京送给中国的“诚意”,可不止是海参崴。

【消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这第一份“诚意”,就是吉林重新拥有了出海口。我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将海参崴港新增为吉林省内贸货物的中转口岸。

此前,吉林和黑龙江内贸货物南下的主要方式,基本上是从辽宁的港口运出,这部分陆上运输的距离约有1000公里,但如果用同样的海关手续,通过绥芬河或珲春,经海参崴出港至浙江,就会大大缩减陆上运输的距离,并减少运输成本。而海参崴作为俄罗斯远东第一大港,港口运输条件好,吞吐量也能够满足中方的货运需求。

【俄中经远东的货运量增加了不少】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在中俄3月签署的《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中就提到过,双方要大力发展互联互通的物流体系,释放两国运输潜能,完成基础设施及重点口岸的建设,优先解决发展瓶颈。那么在海参崴港这个事情上,虽然它现在成为了我国的内贸中转港口,但在这个基础上,海参崴港未来会不会成为中国的外贸港口,我们也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另外,根据这份联合声明的精神,除了海参崴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还给了中国两个“诚意”,一个在能源领域,一个在农业领域,

【海参崴港口】

我们先说能源方面的合作,中俄正在推动的陆地间天然气管道项目,目前有两个,分别是中俄远东路线天然气管道,以及途经蒙古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前者的协议文件,双方已经在今年年初签署,并不久前进入到了俄罗斯国家杜马的审批阶段。这条管道始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经由乌苏里江,到达中国黑龙江省的虎林市。按照远东线的设计规划,该管道输气能力,最高可达每年100亿立方米。

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工程,目前的勘察设计工作已经开始扫尾,双方的谈判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俄方预计今年年底就可达成协议。

【能源领域是中俄合作的重点之一】

另外一个“诚意”,则是中俄之间的粮食走廊。俄方日前表示,未来俄罗斯将通过“中俄新粮食陆路走廊”增加对中国的粮食出口。普京要求俄罗斯政府在今年10月之前制定出一份政府间协议。

从项目推进节奏来看,不难发现,俄罗斯现在很急迫。这是因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与西方实质性的脱钩,加上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封锁和技术制裁,让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比较多的困难。虽然俄罗斯也在寻求破局的办法,但这个过程中,仍有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

就拿粮食出口来说吧,我们都知道,目前俄罗斯的粮食,主要是通过黑海出口。但随着西方加强对俄制裁,俄罗斯的粮食贸易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一方面,俄罗斯被排除在SWIFT支付体系之外,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结算货款或者物流费用;另一方面,西方港口拒绝俄罗斯货轮的停靠,也变相提高了俄罗斯的运输成本。

【中俄在农业方面也有合作】

在粮食出口方面,既然西方的路走不通,那么俄罗斯就需要找到其他出路。在“经济向东看”这个大的政策框架下,中国就是这个新市场。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俄罗斯是粮食出口大国,有这么一个稳定的粮仓,也能够有助于满足中国十四亿人的粮食安全需求。此外,去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初所带来的粮食危机,也给了我们提了一个醒,一旦中国周边发生地缘格局剧变,粮食危机同样也有可能在我们身边爆发。

整体而言,普京给中方的三份“诚意”,分别指向了能源、粮食和基建领域,它们是中俄双方现在重点的合作领域,在两国高层此前签署的联合声明中也有所体现。可以说,俄罗斯“向东看”框架下的中俄合作,一切起点就是中俄高层会晤。当然,最终的落实还需要中俄双方的共同推进,毕竟如果只有中国一方出力,这样的合作也难以长久。

幸运的是,俄方已经着手行动,不再重复过去的错误。在中俄高层会晤后不久,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就下令要求5名副总理分管中俄合作中4个重点领域,分别是能源、经贸、文化与远东开发。在分配任务后,米舒斯京还表示,最早在今年9月,俄罗斯政府就将对这5名副总理的工作成果进行第一轮检查。

【俄罗斯派了5名副总理分管中俄合作的事宜】

可以说,不论是普京的3份“诚意”,还是米舒斯京分配给5名副总理的工作,都让我们看到了俄方深化中俄关系的决心,因此我们也可以继续期待两国合作会在未来跑出“加速度”,并结出更多的果实。